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二章 国家科技大奖颁奖大会!(2/4)

克和宁青筠的青拔项目“冰雹猜想的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同时被提名为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

尤其是秦克两人拿到菲尔兹奖后,许多网友都觉得他们拿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是板上钉钉的事。

菲尔兹奖都拿到了,国家好意思不给个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不过传闻只是传闻,这次秦克和宁青筠收到的是参加颁奖大会的邀请函,上面并没有写明两人有没有获奖,会获得什么奖项。

“我也有邀请函,不过我只是观礼嘉宾。而你们是去领奖的。”郭维阳院士笑着感叹道:

“后生可畏啊,我当初拿到国家科技进步奖时,已35岁了。不过与你们不能比,毕竟你们可是在20岁就拿到了菲尔兹奖。”

他看向两人:“我和老姜、还有田剑兰院士,你们的王衡老师,都联名推荐了你们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候选者,至于能不能拿到不好说,不过你们拿到二等奖是十拿九稳的了。”

郭维阳当然也听到网上的传闻,但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从来都只颁给应用研究领域,秦克和宁青筠的成果几乎都集中在数学的基础理论方面,这就添了许多的变数,谁也不知道上头会不会为秦克两人破例。

而且他的消息灵通,知道不少老一辈或者是出于忌惮,或者是妒忌,都不赞成早早给秦克两人颁发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们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为借口,说秦克和宁青筠现在年纪轻轻就拿到了菲尔兹奖,受到全国媒体的反复曝光与捧杀,在这样的情况下,再给两人颁发仅次于最高科学奖的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那会不会推波助澜,导致“伤仲永”的故事发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也有力挺秦克二人的老前辈们,认为对于这样的天才学者就应该特殊对待,不能让他们寒了心。

总而言之,现在为了秦克和宁青筠拿一等奖还是二等奖的事,已吵得不可开交。姜为先老院士出差了近一个月,可不只是出差那么简单,也是在借工作之余,努力联系各方面的好友关系,为两个弟子争取资源,提高拿到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概率。

同样的,王衡老院士也不顾年老体弱,悄悄来到京城拜会了不少大人物,也是为了两个弟子造势。

当然,这些事都没公开,郭维阳自不会和秦克他们细说,平添两个学生的烦恼。

郭维阳温言勉励道:“总之,不管今年能不能拿到一等奖,等你们真能破解掉n-s方程,对国家的流体力学会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到时这一等奖肯定会落到你们头上。”

秦克笑笑:“我们一定会努力的。”

他虽然不知道姜为先老师以及王衡老师在为了他俩的事而奔波,却心里有数。

“q先生”参与国产eda研发的事,别人不清楚,但管科技线条的杨伯伯一清二楚,这可是应用领域的成果,上周杨伯伯还打过电话给他和宁青筠,提了一下这个自然科学奖的事,说“不用担心,是你们的谁也抢不走”。

郭维阳对两人的反应很满意:“好了,‘湍流小组’的任务提前完成,到春节前都是自由研究时间,你们可以专注于n-s方程,也可以自行去参加‘空气湍流与气候预测’课题组其余小组的实验,增长见识。”

他说着想起一事,又道:“老姜让我和你们说,这个学期你们不必参加任何期末笔试了,交一篇能发表到国内物理核心期刊的论文,就能拿到这个学期的考试满分。你们好好加油。”

发表到国内核心期刊的论文,当成考试?

秦克不由在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