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零六章 缺失的资料与全国规模的气象数据推演计划(2/4)

到这样级别的推演,需要起码三五十人、极为专业的数学建模及分析师团队合作,并起码调度超过一周的超算资源来进行数据处理才能完成。

而“空气湍流与气候预测”课题组就算能申请到超算资源,但小组里几乎都是物理方面的高手,在数学建模方面是绝找不到如此多的合适人手来进行这次的推演。

哪怕是他和宁青筠联手,并借助刚刚建成的“青柠科技中心机房”里一千多台的顶级服务器,想完成这样的推演也……咦,似乎并非做不到。

秦克顿时心痒起来。

说够嚣张的话,秦克自认为凭着与宁青筠的高超水平、丰富的实战经验以及默契无比的配合,足以吊打全国五十人以下的数学建模分析团队。

不过这些纸质资料只是筛选后的汇总数据,原始数据起码有30t,全都储存在实验室的机房存储设备上,没有许可是绝不能拷贝出去的。

而且真要进行这样级别的数学建模和推演,起码也要花上两人三个月左右的时间精力……

秦克想了想,心里那种探究未知的好奇还是占了上风,于是他找了个午饭后的时间,打了个电话给老师姜为先:“姜老师,您好。您在外面实地调研可好?您年纪大了可得注意保重。”

电话那头能隐约听到呼啸的风声,估计姜老院士在北方某个已下着风雪的地方,秦克不由关心起来。

“嗯,习惯了,我这老骨头整天呆在实验室里才会容易生锈,记住了,当物理学家,固然要重视做实验,但实验室里做模拟实验,终究不如大自然的第一手体验更真切。这次你们刚刚从国外拿奖回来,想来也抽不开身,便没通知你们,但明年开始,有机会你们就跟着我到外面做实地调研。”

姜老院士的声音听着有点严肃,不过秦克的关心显然让他颇为受用,语气却透着种欣慰与栽培教导。

秦克连声答应下来,又关心地问了些团体当前实地调研的事。

“行吧,你这小子还有没有别的事?有就直接说,不要绕圈子了,我迟些还要带队出发,去峡谷那边的观测站。”

秦克忙转入正题:“姜老师,我这些天把课题组放在资料室的资料都看完了,我发现……”他将自己的猜测说了遍。

姜为先愣了好一会,这小子,一个星期不到,就看完了整个资料室里那有如小山一样的资料档桉?而且还能发现去年气候异常的数据搜集目的是为了推演某种趋势?

这……这小子真不愧是能拿菲尔兹奖的数学家,数学方面的天赋与敏锐确实高得吓人。

“嗯,我们课题组确实条件有限,并没有做推演。你刚才的意思是,你想进行推演?”

“是的,我和青筠还有点空闲时间,如果能得到您的授权,将这些数据拷贝到青柠科技的机房里进行数据处理,我们就有一定的把握可以完成这个推演。您之前收集这么多资料数据,放着不用不是很可惜?要不,就给我们当成实验试试吧?”

姜为先郑重提醒道:“气候推演可不是儿戏的事,不只涉及到数学,更要有很深厚的物理气候学基础,真要做起来,不会比研究湍流容易,很可能会浪费你大量的心血,却一无所获。”

这样全国范围内的数据分析与推演,连夏国科学院里的数学研究所都直摇头,也就只有自己另一个学生宁宗训夫妇那里的团队能做完成,但那可是一支有着几百人规模的科研团队,而且还集中了百多个物理与数学方面的天才。

秦克想光凭和宁青筠两人之力做到,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姜老师,我就想试试。”秦克依然坚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