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北极气候异变的紧急应对会议(2/4)

?”秦克再次露出了坚定的笑容。

秦克终究是秦克,不会沉浸在消极的情绪上,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

这几年来夏国的气象监测站点与自然灾害监测站点无论在数量上还是技术设备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尤其是“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及“防灾应对小册子”的普及,更是极大地提高了灾害预警、防灾应对的效率,使得自然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数字大幅降低。

而这,正是科学家的作用与意义所在。

……

这次秦克与宁青筠差点遇到洪灾危险的事虽然没传开,但对于一些消息灵通的大人物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据说此事在高层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有句俗语说“星球缺少了谁都会照常转”,但这句话放在秦克身上怕就不合适了。现在这个世界可以没有任何人,但绝不能没有了秦克,尤其是了解到“超巨型太阳风暴”的恐怖威力及“星球防护罩”实际上就是一次真正的大型救世行动的高层人士来说,秦克就是人类未来存亡的关键人物。

现在听到秦克与宁青筠遇险的消息,他们怎能不惊出一身冷汗、心有余悸?

当天晚上,卫锋就接到了几十个电话,全是要求他以最快、最安全的方式将两位院士送回到京城,以确保绝对安全。卫锋压力山大,不敢有半分的怠慢,通宵都在安排返程事项,确保万无一失。

所以等第二天早上,油田总公司的关光奎与朱昌信匆匆绕路赶回庆市时,才知道秦院士夫妻俩已乘坐专机,飞返京城了。

……

大多数北半球的国家和地区在十月时都是秋季,天气还算是不错的,籍着秋高气爽的好天气,民众们也纷纷出游,享受这难得的好日子。

他们绝对想不到,来自北极的一股恐怖的超强冷寒团正在形成,并将在大半个月后就南下,将北半球冻僵。

转眼间,秦克与宁青筠回到京城已有两天了,期间与陈立成、汤姆森的“全球极端气候大数据高级分析团队”进行了反复的磋商讨论,基本上已确定了这次北极气候二次异变带来的严峻后果与影响范围。

返回京城的第三天早上,首席科学家大楼,最核心的“决策团队”召开了一次很重要的全员会议。

秦克、宁青筠、陶折轩、爱德华·威滕、邱老先生、布莱恩·施密特、安德烈·海姆、梶田隆章等身在夏国的团队成员悉数出席,此外还通过视频连线了身处其它国家的罗杰·彭罗斯、米谢尔·马约尔、杰哈·莫罗等团队里的其余老前辈们,共同商议本次重大危机的应对。

秦克依然是会议的主持人,他一边解说着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一边在世界地图上以缓慢的笔触画了一小一大两个圈子。

在这个小圈属于极度危险区域,小圈范围内的民众,必须无条件撤离,因为当地的气温将会降到接近零下100摄氏度,而且还有持续的暴风雪,气候变得极端恶劣,人类已无法在其中生存,哪怕在室内也不行,到时所有的房屋都会冻住,哪怕在室内的火炉边,也扛不到5分钟就会成为冰雕。

而小圈与大圈之间的区域属于危险区域,建议尽可能撤离,除非能保证长达三个月的室内供暖、食物、清水,并且全程不离开室内——这个区域内的平均室外气温将降到零下60摄氏度,最低气温则达到零下80摄氏度左右,已不适宜人类居住。

大圈之外的其余北半球区域,也必须做了防寒防雪工作,因为今年北半球的冬天平均气温会较去年降低起码10摄氏度。

众人看着秦克画出来的两个圈子,心头都在颤抖。

第一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