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01章 屯堡的结构(2/2)

山西老家进行过实践。

温越问过这些工匠,这些工匠中也有人略懂一二,但可惜修建棱堡要花费更多的钱财。

虽然等王在晋来辽东后,温越不会再为钱财担心,但王在晋还要等半个月才能来到。

半个月的时间,足够做很多事情了。

所以温越打算先还是按照大明平常屯堡样式来做,等到日后扩建屯堡的时候再说。

好在这建设屯堡的土地不像后世,还需要另外花钱,要不然温越只能拿出锦衣卫镇抚使的身份强行规划了。

温越和工匠们首先是围墙的建设,即便不能使用棱堡样式。

但是温越还是提出了,要在每个瓮城与城墙的周边都建有凸出外墙的“马面”和“炮台”,这样即使敌军攻到了城下,守城的士兵依然可以通过登上“马面”进行侧面的攻击。

如此巧妙的工事设计,不是温越独创的,而是古人的聪明与智慧,有样例的,工匠们一点就通。

围墙之后,就是城里的营房,这是同样重要的。

得要让军户有房子住,长久住地窝子,天寒地冻、地方狭窄不方便不说,长久这么下去,还容易打消士气。

按照图纸,整个屯堡中间只有一条笔直的主干道,呈南北通向的情况。

且从这条主干道连接的道路,没有一个十字路口,其余街道均呈不规则丁字路口分布。

军户们居住的营房则分布在这些丁字路旁。

温越对这样的分布不太了解,询问工匠所知,这其实是古城为了防御敌人做的最坏的设计。

为首的匠头解释,如果一旦被敌人破城,必定会进入巷战,而每一条不规则的丁字路都是和城里那条大路相互连通的,城里的守军可以根据地形而进行迂回巷战。

温越恍然,随即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便依着工匠们去做了。

围墙和营房是首先建造的,其余的粮仓、草料场、武库、磨坊、火药厂、马场,再加上围墙处的城门、瓮城、角楼、炮台、护城河等,都先往后面放一放吧。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