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1章 心的妙用(2/4)

说越兴奋,王少香忍不住说:“看你个高兴样,奖品在哪里呢?”

“带回来了,等下吃完年饭拿给阿娘看。”张少飞说到开心处,调皮地冲他娘扮了个鬼脸,“阿娘,等下要落足精神应对啊!否则,可别怪我手下不留情了。”

王少香嗔道:“赢了为娘再说!”

“大娘,阿飞哥,您们在说捉棋吗?”王少香话音刚落,只见李惠兰穿着新衣出现在张少飞母子面前。

张少飞一见卢惠兰,忙说:“阿兰妹,你来得刚好,我和阿娘捉棋,你正好做裁判。”

卢惠兰笑着说:“哦……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除夕之夜,外面是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卢惠兰在家吃完年饭,本来是过来约张少飞出去玩的。谁知却在张少飞家里当起裁判来。

摆开棋盘,卢惠兰面对纵横交错的棋盘,郑重宣布:“下棋比赛开始。

纵横棋盘乾坤大,于无声处藏惊雷。张少飞坐定,伸出右手向王少香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王少香轻轻地捏起一颗白子(古代围棋以执白子为先),点在了小目上。由此,王少香的白棋猛攻,张少飞的黑子处于守势。

王少香看看自己遥遥领先的实空,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古代国手云:肥边易得,瘦肚难求。“飞儿,看来,你不谙此道啊!”王少香颇为得意地说。

张少飞微微一笑,道:“水无常形,棋无常规,道无常法。阿娘,你只知猛攻,不能当机取势冲关,其后自有后患。”

果然,张少飞的黑势开始发力,逼得王少香手忙脚乱,幸好,张少飞手下留情,皆大欢喜。

……

过年这几天,张少飞都宅在家里,陪阿娘下棋,很少和卢惠兰一起像儿时那样,穿着新衣走村过寨去显摆,去逗利是,去舞狮舞龙了。

过了正月十五,闹完元宵,大人们便开始忙碌起来。

张少飞年纪刚刚满十六虚岁,就已挑起挣钱养家糊口的重担了。

张少飞每天随着乡亲们上山去砍柴,又跟乡亲们一起结伴同行挑到集市上去卖。

开始时,张少飞是跟乡亲们一块同行,可是,乡亲们家中不是很缺钱,况且还要耕田种地,不可能天天和他一起去上山打柴。

后来,张少飞没法结伴,就独自上山砍柴担到集市卖。有时,和他年纪相仿的李治文、陈木水、潘凌浩等几个自小一起玩沙煲长大的童年小伙伴也会陪伴他上山打柴。

打柴靠的是力气活,一身水一身汗,辛苦,所得的报酬甚少。可以说,靠打柴换来的银子,都是汗水里的汗盐凝结而成的。

张少飞上有娘亲,又无寸土种庄稼,也就只有不怕劳累,靠打柴为生了。

然而,最劳累的,是他的心。他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过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饱经风霜,备受煎熬,经历了过多的坎坷,变得极为深沉、极为凝重。他的脸上,过早地刻上了生活的沉重,过早地失却了少年应有的欢颜。

木水见张少飞终日沉默不语,便说:“阿飞哥,你老是低着头沉思,半天说不说话,像个小老头一样。”

“唉!”张少飞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向着木水,说:“阿水,你我虽然同是上山打柴,你打柴是出于好心来陪我,你有爹爹、娘亲,不用你挣钱养家。假如你肩上担的不仅是一担柴,还担着一家人的生计,你还能这样无忧无虑么?”

张少飞句句有理的话,深深打动着木水那颗尚属童真的心,越发感到张少飞的经历太不幸了。

春去暑来,太阳像个火炉似的烤着大地,太镇村的土地也好像被火烤过似的,热浪迫人。李治文、陈木水的爹娘爱子心切,就再也不让他们的宝贝儿子在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