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703章 惊喜连莲(4)(2/2)

大道,一片的宁静,一片的诗意盎然,格外地禅意温馨。

……

来到石门茶场那座草棚,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除了石门茶场的小茶园和那座草棚保持了原貌外,那一望无际的生态茶园中,一道道、一畦畦的茶地像梯田重重叠叠在曲曲弯弯的山地上,曲折萦回处,展现眼前的是满目翠绿的茶树林,山高林密的空气特别清新,灵气飞扬,仿佛熔铸了中华优秀传统禅茶文化的诗情画意和美学意境,人与自然构成了一幅和谐相处的优美画卷。真是:人在茶园行,如在画中游。

美景当前,六祖惠能大师想起了在石门茶场隐居时,和梁金莲在山谷密林之中采山草药,追逐嬉戏,偶然发现了一株“茶王”树。

六祖惠能大师借着融融的月色,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那株“茶王”树。

凝视着这株枝干虬曲的“茶王”树,黑黑地缠满了沧桑岁月的皱纹,猛一看这枝干,就好像早已枯死了,六祖惠能大师的心猛地往下沉。

但在虬曲的树干上,一朵约杯口大小的金黄色茶花,在月光下分外妖娆,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在深山老林之中难掩其迷人的芳华;

叶脉鼓出、叶缘如锯齿的深绿色叶子,在夜风吹拂下,犹如梁金莲那阿娜多姿的身段,晃动着优美的身姿,仿佛在向她的阿能哥张开热情的臂膀……

站在这株“茶王”树下,犹如在博大精深的中华禅茶文化长河中徜徉,引发禅思。

推开厚重的历史之门,穿越时空,中华禅茶文化的钟声在这座石门茶园中萦绕传扬。

“天露山茶”生源地——新州县,在秦朝时属象郡,迄今已有二千一百多年历史。新州是禅宗六祖惠能出生、弘法地,禅宗六祖文化底蕴深厚。

新州县自古有种茶、品茶的习惯。县属山深林密,其最佳者为天露山茶。此处所说的天露山茶,包含了产自天露山上的石门茶、象窝茶等。

六祖惠能大师看着这株“茶王”树,不无感慨地对梁金辉说:“在世界茶的历史上,禅宗茶道可以说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具体体现。僧侣饮茶,由来已久,佛门茶道,盛于当朝,”六祖惠能大师说到这里,看向神会,“为师说得对否?”

神会道:“师父说得对!大唐有一诗僧名皎然,在饮茶中品出了‘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的醒世之句。茶道一词首次出现在大唐茶史上,证明了茶道是地地道道的华夏本土文化。而在东瀛大行其道的茶道,寻根究底,源于大唐的禅宗茶道。”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