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609章 此物最相思(2/3)

两碗水后倒出来,稍凉后拿给他们喝。”

“好的,阿能叔您先休息一会。”阿英说罢便接过六祖惠能大师手里的山草药进厨房去了。

梁金辉沏了一壶石门山茶上来,斟了两杯放在六祖惠能大师和神会面前的茶几上,亲切地说:“阿能哥、神会师傅!请吃茶。”

神会拿起那杯热茶,闻了闻,连说:“好清香!提神醒脑!”

梁金辉看向神会,微笑着介绍:“这是阿能哥当年在石门山场种的禅茶……”

六祖惠能大师望着从杯子里升腾着的热气,慨叹道:“人生如茶啊!初涉人世就像温水冲泡的茶,随水的起伏沉浮,饱尝如茶的苦涩;几经磨砺,始尝到清香甘醇的滋味。”

“师父比喻得十分恰当,弟子又一次领教了。”神会由衷地说。

六祖惠能大师端起放在茶几的那杯热茶,呷了一口,看了看神会,目光停在梁金辉的脸上,轻声地说:“品茶讲究的是一个心静,当茶刚刚进入口中时,味道虽然涩,但当它在缓缓渗入喉时,你会感到一种清香甘醇的回味,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慢慢的你就会融入其中。”

六祖惠能大师说到这里,打趣地说:“阿辉贤弟,好茶也能醉人的啊!”

“阿能哥真是学识渊博,品茶都能品出人生哲理来。”梁金辉敬佩地说。

“我是有感而发的嘛!”六祖惠能大师看着从天井洒进大厅里的月光,又说,“阿辉贤弟、徒儿,外面月色溶溶,我们到外面走走。”

“好!阿能哥,我正想食过茶带您们到村子里走走,感受一下您离开天露山后的变化。”梁金辉从椅上站起身来,伸出右手,半弯着腰,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步出大门,六祖惠能大师与梁金辉并肩而行,神会跟在后面,边走边看边聊。

时近中秋,今晚的月亮特别亮,好像为六祖惠能大师的到来专门高挂在天露山上的夜空,把皎洁的月光洒向这片神奇的大地。

溶溶的月色把整条村子照得如同白昼。

今晚的天露山洛洞村,仿佛因六祖惠能大师的到来而变得出神入化、灵气飞扬。

进入洛洞村西边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的田地、整齐划一、新颖别致的青砖瓦房、铺着花岗岩石板的村道四通八达;尤其是矗立在村口那块状如观音座莲的巨大蜡石,特别吸引眼球——皎洁的月光,把刻写在蜡石上那四个字势雄逸、结构严谨的金色大字“洛洞村”,照耀得分外醒目,熠熠生辉!

此时,神会犹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惊呼:想不到刻在大石上的大字竟是著名书法大师薛稷所书!真想不到。他将信将疑地再走近一点,仔细打量着蜡石上的大字。

梁金辉面带笑容,站在大石旁向神会介绍:当时,阿妹到京城经销绸缎布匹生意,巧遇礼部尚书薛稷。

当薛大人听梁金莲说她来自岭南新州,是天露山洛洞村人时,薛大人问:“可认识卢行滔之子卢惠能?”

梁金莲说:“卢惠能是我阿能哥,曾在洛洞村生活过。”

薛大人听后,欣喜异常,即席挥亳,写了“洛洞村”一幅书法赠送梁金莲。

神会听完介绍后,激动地握着梁金辉的手说:“薛人大是蒲州汾阳人,是我娘的弟弟,官至太子少保,礼部尚书,人称“薛少保”。他的外祖魏征,家富图籍,多有虞世南、褚遂良墨迹,薛人大锐精摹写,穷年忘倦,遂以擅书名世。他的文章、绘画,也颇精丽,杜甫的诗中多有咏赞。贞观永徽之际,时人多以虞世南、褚遂良书迹为楷模,薛稷亦不例外。薛稷的书法集欧、虞、褚三家于一体而独创一帜,成为大唐最有影响的一位著名书法家之一,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并称唐初四大家。薛氏书迹传世极少,更可见此碑之价值。金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