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76章 妙哉奇也(5)(1/2)

他走下殿,既不拿脉,也不看气色,又不望舌苔,仅仅斜视了妙庄王一眼,便开门见山地问妙庄王做过什么亏心事。

妙庄王一听这话,脸"唰"的一下变白了,"嗖"的一声,从龙椅上站起。

没等万岁开金口,疯道人又开玩笑似的说:"你害过五百条人命......"

话未说完,妙庄王"通"的一声坐回了原处,过了好半天才有气无力地说:"既是报应势必无药可医。"

疯道人说:"自古道,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假病者肌肤之恙,疥痒之疾也。真病者,心之病,骨之病,血之病也,绝非药力所能解除。不过贫道却有意一试,只是我这肚皮已经饿得贴了背。"

妙庄王见这疯道人一眼便看准了自己的病根子,已经暗暗佩服,立即吩咐设宴款待。

话刚出口,又觉得其中似乎有诈,像那火烧百雀庵、勒死三皇姑、忧死结发妻之类的事儿,并不是什么秘密。

这个饿花了眼的穷道人兴许想用这些道听途说的消息,骗上一顿丰盛的酒宴,再找个合情合理的借口一推了之。若果真如此岂不贻笑后人?

对于妙庄王来说,一桌宴席所耗之资仅仅是九牛一毛,本不足挂齿,若是上当受骗,其名誉上的损失,绝非金钱所能计算啊!

为谨慎起见,妙庄王决定趁开席之前,进一步摸摸疯道人的底细。

没想到刚吩咐执事太监为客人泡杯细茶时,那道人便未卜先知地说:"有道是酒诗、茶话、烟文章啊!万岁想必是有话要问!"

妙庄王一惊,正要设法解释,疯道人又不分尊卑上下,颠三倒四地说:"病家不用开口,便知病情根源;人一张口,贫道能见其五脏六腑;猪一翘尾,贫道便知道它要屙干屎还是稀尿;万岁爷吩咐泡茶,山人已料定是对贫道放心不下。"

"哪里,哪里,孤家只想随便聊聊而已。"

"真人面前不说假话,贫道一向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不吃不喝不吐真情。如若不信,有诗为证:

四菜一汤,治病无望。

六菜一汤,酌情商量。

八菜一汤,假药真汤。

熊掌猴脑,性命可保。

玉液琼浆,千金要方。

海味山珍,去病除根。

疯道人吟罢,妙庄王已经传谕"海味山珍,玉液琼浆侍候"了。

疯道人的那张嘴实在厉害,说起话来颠三倒四,却不露一点破绽,可谓口若悬河,字字弹丸;吃起饭来,更是锋牙利齿,不亚于铁齿银牙。

三十六大碗,七十二小盘,除了骨头、大刺之外,一点不剩。四瓶玉液,八瓶琼浆,除了酒杯、酒瓶,半滴未留。酒足饭饱之后,他"拐子拜年,就地一歪",在饭桌下面睡将起来。妙庄王一面令人将其扶到象牙床上,为他擦身更衣,一面又摇头叹息。

人们都以为疯道人已经醉得不省人事,没想到刚往象牙床上一放,他便伸了个懒腰说:"这比桌子下面强多了。"

太监们正要为他擦身更衣,他却不耐烦地吼道:"擦个么事,换个么样,山人身上虽有污垢,心却清净,比你们这些昏君、庸臣、贪官、污吏干净多了。道袍虽破,亦非龙袍玉佩可比。君不闻:天子只知天子贵,三教原来道行尊。但观三教,惟道至尊。上不朝于天子,下不谒于公卿。避樊笼而隐迹,脱俗纲以修真。乐林家以绝名绝利,隐幽谷以忘辱忘荣。顶星冠以曜日,披布衲以长春。或蓬头而垢面,或素袍而白巾。笑奢华而浊富,乐自在之清贫......"

疯道人本来谈兴未尽,不知为什么突然将话锋一转,道:"说这些疯话何益,还是看病要紧,群龙不可一日无首,百姓不可一日无君,万岁爷今日待山人不薄,贫道理当投桃报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