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408章 为民求雨(3/3)

次被感动了,慈悲之心促使他要给这里的人解除旱患。于是,手持盅钵走向人群,道了个万福,然后说:“旱情这么严重,虽然你们有恒心挑水淋作物,但犹如滴水浇烈焰。如果信得过我,让我代你们向天求雨怎么样?”

人们巴不得解除旱患,立刻把两个道人带到天堂都司衙门,让他们同都司商量求雨一事。

次日,当地民众按照六祖惠能大师的指点,在内洞西北乾亥之位(莲塘村背后)的一个山顶上筑一土台,取其“金生水”之意,土台四周遍插旌旗,又挑选28个健壮男人,手执旗帜四方站立,代替二十八宿,然后六祖惠能大师登坛,焚香祷告上苍,口中念念有词。

敲响木鱼,又手捧净水向四方浇洒,然后惊堂木一拍,片刻,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接着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了一天一夜,整个新州大地彻底解除了这次旱患。

雨后,人们要酬谢道人,却不见了道人的踪影。只见在土台的四周,旗幡上贴有一些龙山国恩寺的灵符,于是人们推测这个登坛焚香祷告上苍降雨的道人就是六祖惠能大师。从此,内洞百姓更加崇拜六祖了。

六祖惠能大师在龙山国恩寺圆寂后,内洞人民发起了塑造六祖金身供奉。于是,请来能工巧匠塑了一尊六祖金身像,有人提议在内洞的中心建一座六祖庙设坛供奉。但大多数人都认为按内洞村庄轮流设坛供奉较好,这样做对六祖更感到亲近些。以后每次轮到哪条村供奉,该村群众就像做喜事一样,全村男女老幼沐浴斋戒后,敲锣打鼓去把六祖金身像接来,然后家家户户按自己的经济能力自报贡斋次数。此后,每遇天旱,人们又抬着六祖金身到原来那个山顶的土台上求雨。这地方莲塘人就叫它“求雨顶”,一直流传到现在(此乃后话)。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