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70章 戏游江南(2)(1/6)

再说这一天,国清寺客堂来了一个挂单和尚。他大腹便便,不见腰包行囊,只是在禅杖头上挑着一个脏兮兮的看不出颜色的布袋。不用说,他就是布袋和尚。

然而,国清寺当家不知他是何方人物,照例问道:“从何处来?”

“路口。”布袋和尚这一回答,看似平常,却是神来之答,不但天衣无缝,而且还蕴含着无限禅意。

但是,国清寺老当家似乎不懂禅机,所以当面错过,又问道:“到哪里去?”

布袋和尚心中一朵灼然开放的智慧之花,犹如一声无言的叹息,随风飘零而逝。他神光内敛,无精打采地回答道:“就来这里。”

老当家问:“你会讲经说法?”

布袋摇摇头。

“那,你可会诵经礼忏?”

布袋又摇摇头。

老当家脸上的如花微笑凝固成了冰冷的霜花:“那,你凭什么来我国清寺挂单?”

布袋和尚憨憨地说,“老当家慈悲,小僧虽然不学无术,却有一样好处。”他拍拍自己的大肚皮,又说,“不管多少委屈苦楚,这里都能装得下。所以,您就留下我做个火头吧。”

“就你这副邋遢模样,也只能伺候烧火棍!”

于是,布袋和尚就在国清寺做了一名专司灶火的苦行僧。

山寺烧的柴草十分复杂,既有庄稼秸秆,也有松枝樵柴。布袋和尚烧火的时候,经常在柴草里拾起一些稻谷、豆粒、松子、榛子,统统塞进了他的那只布袋。还有一些干瘪的山果,皱皱巴巴,他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部扔到了布袋里,也不知究竟做何用处。

北风起,飞来秋雁两行;

霜花凝,栌叶红了山冈;

雪花飞,天台素裹银妆;

腊八日,菩提圣果飘香……

腊八日,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日。

当初,释迦牟尼出家之后,历经六年苦行,来到尼连禅河之畔。

他在清清的河水之中沐浴之后,满身轻松愉悦,走入河岸边的森林中,在一株菩提树下,用吉祥草敷成了一个金刚座,跏趺而坐。

就在这一天的清晨,东方天际冉冉升起一颗明亮的星辰——启明星。

它与释迦牟尼的心相应了,于是,宇宙之中迸发出了最为璀璨的智慧之光——释迦牟尼大彻大悟了!

从此,这一天,佛成道日——腊八月初八,成了天下佛徒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而以此日所举办的法会,称为“成道会”。

山里、山外的信众都来国清寺参加成道法会,所以,全寺的僧人都很忙。

掌管米粮的库头只想着在大雄宝殿参加诵经仪式了,忘记了将今日中午要用的米粮出库。

而法会仪式极其庄严,绝对不允许中途打扰,因此,等米下锅的饭头急得团团转,却也束手无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饭僧也做不出无米之粥。

看看日头将近中午,再不煮粥,全寺僧人以及来参加法会的重要施主将要饿肚子了!

这时,布袋和尚拎出了他那宝贝布袋,将他平时从柴火里捡拾出来的各种米豆杂粮、干果山珍,一股脑倒进去;饿锅里,杂七杂八煮成了一锅粥。

中午,法会结束,数百僧人与檀越依次步入斋堂用饭,只见自己碗中之粥,有黄米、白米、江米、黍稷米,有菜豆、绿豆、白豆、红小豆,外加桃仁、杏仁、瓜子仁、花生仁,还有榛子、松子、栗子、山枣子,还有一些叫不出名称的干鲜果……

天哪,这是饭,还是菜?这种大杂烩能吃吗?就算能吃,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奇怪味道呢?

寺院用斋,不许说话,更不许挑挑拣拣,不管爱吃不爱吃,凡是已盛到碗里的饭菜,都必须吃下去,绝对不能浪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