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364章 游子归来(2/2)

无名老僧,是文殊菩萨显化啊!他老人家专门现身点化你悟道,看来,你与文殊师利法王子大有因缘。”

布袋和尚却笑道:“文殊是文殊,布袋是布袋;文殊与布袋,两相无挂碍。”

闲旷禅师颔首,“是的、是的,个人吃饭个人饱,自己生死自己了。佛菩萨虽然无限慈悲,却不能代替我们每一个人觉悟。”他掂了掂那只布袋,再看看契此的大肚皮,“契此啊,当年,我让你去天华寺,你还老大不愿意。你看,你在天华寺不是大有收获,得了两件宝贝。”

布袋和尚不解,挠挠头皮说:“师父,我仅仅得了一只布袋。文殊菩萨的那支禅杖,化成了松树,又被弟子采光了树叶,撒到大海里去了。”

闲旷禅师笑着说,“除了布袋,你还有一个大肚皮啊!”他随即念诵,“布袋空空,何物不容?肚皮大大,能装天下。”

布袋和尚由天华寺想到了岳林庄,问道:“我离开之后,岳林庄的情况怎么样?”

“很好。因为有你当年制定的那些规约,住庄的僧人各司其职,互相监督,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的轨道,给岳林寺提供的钱粮年年增加。”

布袋和尚欣慰地笑了。

这时,寺里的大钟鸣响起来:

“当……当……当……”

寺院钟声,既是丛林号令,又有不可思议的妙用。晨晓击之则破长夜,警睡眠;临暮击之则觉昏衢,疏冥昧。远在佛陀时期,每当说法集众时,阿难即敲响犍椎(铜钟的梵语名称),并说偈曰:

降伏魔力怨,

除结无有余。

露地击犍椎,

比丘闻当集。

诸欲闻法人,

度流生死海。

闻此妙响音,

尽当云集此。

钟声就是命令。尽管布袋和尚一路劳顿,风尘未洗,听到钟声也必须到法堂集中。

路上,他问道:“师父,现在鸣钟集众,有什么事情?”

闲旷禅师笑而不答,只是说:“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他们走进法堂的时候,全寺院数百僧人已经齐集其中,按照僧腊(出家时间的长短)排列得整整齐齐。闲旷禅师在布袋的服侍下,登上高高的法座,“咚”的一声戳了一下禅杖,开口说偈道:

吃饭品茶皆佛性,

搬砖运瓦有禅机。

出世要于世间求,

菩提就在日用觅。

闲旷禅师停顿片刻,说道:“山僧命维那鸣钟集众,有劳大家法堂久站,然则,今天一不说佛,二不谈禅,要说些什么呢?就说说我们这座岳林禅寺。自从四十多年前山僧重建以来,住众日多,不但禅房僧舍难以敷用,而且原来的殿堂落成草草,陈旧狭小,委屈了我佛丈六金身。因此,山僧古稀发少年狂,再发心,重建梵宫,庄严道场。”

众僧议论纷纷,其中一人说道:“殿堂是供奉佛菩萨的地方,应该极尽巍峨宏阔,方能衬托出我佛的神圣庄严。唯有粗大的梁柱,才能建成高大的殿宇。然而,我们奉化这一带,都是农田水网,没有这样的大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另一个老僧说:“栋梁之材,出自深山。唯有高山之中,大川之畔,才能找到这样一样的树木。因为那里远离人群,树木不会被刀斧所伤,能顺利长大,日后才可能成为擎天之柱、栋梁之材。前些年,我在岭中五夷山住茅棚,曾经看到深山幽谷之中到处都是高大笔直的海杉,粗的要两、三个人合抱,细的也比水桶粗。”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