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49章 精进辩(2/4)

这一切都是好朋友精进辩故意做出来引导自己的。

从此,他经常独自修行,不再懈怠。不久他也证得了不退转地菩萨之位。

说完故事,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那时的精进辩,就是今天的我,而德乐正,就是弥勒。”

佛笑着说:“那个时候,我与弥勒共同听经。他经常昏昏沉沉打瞌睡,所以经文没有听进去,无所收获。若不是我想方设法以善巧而救度他,弥勒到现在也无法从生死中解脱出来。所以说,听到佛法之后,应当除去睡眠,舍弃放逸,锐志精进。”

虽然没有了那神秘老僧的监督,契此仍然能整夜坐禅不止,因为他已经从中得到了禅悦,感受到了禅定的美妙。

他白天劳作,夜里静坐,一点也不感到疲劳——佛法,就是这样的奇妙。

朝朝暮暮,时时钟钟鼓鼓;

岁岁年年,常常耕耕种种。

暖风几度吹拂,又是黎鹊鸣啼时节。小溪一夜桃花水,涨起百片鳞甲田。

好雨如同种田人的知心女儿,虽然远嫁他方,却不劳爹娘牵挂,该回娘家的时候就悄悄来了,淅淅沥沥,潇潇洒洒,温润着田野。

再说那天下午,契此与十几个农户,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冒着雾雾蒙蒙的细雨在水田里耙田、插秧,享受躬耕的乐趣,不乐亦乎。

“站住,你们跑不掉啦!”忽然,从天华寺方向传来了一阵呐喊声。

“站住,你们已经无路可逃!”

“你们快站住!不然的话,等逮住你们,马上砍你们的脑袋!”

契此他们顺着声音传来的方位看去,只见三个僧人在前面拼命逃跑,他们身后紧紧追赶着一队官兵,情况万分危急……

天啊,僧人吃斋念佛,如何会违反官家的律条?

那三个僧人沿着水田里崎岖的田埂逃跑,官兵们走不惯这种象泥鳅脊背一样又窄又粘又滑的田埂,不时有人滑落到稻田里,追赶的速度稍稍慢了下来。

然而,契此的心依然紧紧揪着,因为这片稻田并不太大,一旦越了过去,就是无遮无拦的海滩,那么,这三个僧人就危险了……

那三个僧人越来越近,契此终于看清了,是影清、影空、影净他们。

也只能是他们!

天华寺五百多僧人,人人严持戒律,个个精进修行,唯独他们三个偷懒耍滑,挑拨是非,屡犯戒条……

有时候,契此真有些怀疑,他们三个是不是出家人?现在,也不知他们闯下了什么祸端,招来了官兵捉拿。

契此虽然不喜欢这三人,但还是要想方设法救助他们。

他们干活的田边,有一个挡风遮雨、看管庄家的屋子。当影清他们跑到跟前,契此使个眼色,示意他们进屋,同时,他也急急忙忙招呼庄户们回屋里休息。

十多个庄户汉子行走在田埂上,形成一堵移动的高墙,再加上他们都身披着宽大的蓑衣,更把远处官兵的视线都遮挡了起来,并把庄户们脱下来的水淋淋的蓑衣给他们穿上,头顶戴上斗笠。

三个和尚摇身一变,成了种田的庄稼汉。

官兵们追来之后,在人群中没有发现僧人,便到别的地方追赶去了。

契此的机智与大胆,终于使得影清他们化险为夷,躲过了一劫。

官兵们远走之后,影清他们三个扑通一声,一起跪倒在了契此面前,痛哭流涕,一边责骂自己,一边诉说着对契此的感激之情。

原来,在中原进入了军阀混战时期,盘踞在山西一带的李克用更是穷兵黩武,连年四下征战。影清、影空、影净本来都是农民,被强行征来当兵。他们害怕在血淋淋的战场厮杀中命丧黄泉,便结伴当了逃兵。

在战场上逃跑,一旦被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