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78章 高僧赐名字(3/7)

想史上的一大奇观。

到了晚唐,恰恰是禅宗发展的鼎盛时期,天下寺院,十有其九归宗为禅,所以,崇福院自然而然也就成了一座禅僧寺院。

有一天,崇福院来了一位气度不凡的游人。他就是著名诗人当朝宰相李坤。

李坤与好友元稹、白居易交往甚密,所以,他不但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写下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流传千古的诗篇,而且受他俩的影响,也虔信佛教,与一些著名禅师成为了至交。

这一年,他回老家无锡探亲之后,顺便游览江南山川寺院,寻友访禅。

在崇福院,他与几位禅僧相谈甚欢,雅兴所致,欣然命笔,写下了一方龙飞凤舞的匾额。

然而,数年之后,会昌五年,唐武宗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灭佛运动,崇福院被拆得七零八落,一片狼藉。

李坤的墨宝自然也一同化成了灰烬,连李坤也于一年前被唐武宗一脚踢出京城,充任了淮南节度使。

仅仅一年多之后,唐武宗演完了最后的疯狂,因服用道士的“仙丹”而中毒身亡,曾经出家做过沙弥的唐宣宗即位,开创了大唐王朝最后一个太平盛世——大中之治。

大中二年(公元848年),闲旷禅师云游来到奉化,看到崇福院的断壁残垣,不禁伤感嘘叹,泪流满面。

他悲愿萌生,放下钵盂,挂起行囊,有心重建这座古老的寺院。

闲旷是一位明心见性的大禅师,悟道宏深,慧眼通天。当天夜晚,他在崇福院废墟之中跏趺而坐,进入了灵明奇妙的禅定状态,于是,他敏锐地感觉到,隔水相望的县江东岸,佛光闪闪,彻地照天——在这佛光出现的地方建寺安僧,必将有圣贤出世,菩萨过化。

于是,闲旷禅师将新寺院迁建于县江之东,更名为“岳林禅寺”。因其是唐朝大中年间所建,后世称之为“大中岳林禅寺”。

这一天清晨,岳林寺主持闲旷禅师正在方丈之中的禅床上打坐,忽然听得寺院前面的什么地方一声闷响,好像重物坠地一般。

他徐徐睁开眼睛,唤来侍者,让他去天王殿察看一番。

片刻之后,侍者慌慌张张的跑回来,尚未进门便嚷嚷道:“大和尚,祸事了!大和尚,祸事了!”

闲旷禅师从禅床上站立起来,问道;“有何祸事,你慢慢讲来。”

侍者说:“天王殿里的天冠弥勒,从莲花座上跌了下来,摔得冠也掉了,头也破了。”

闲旷禅师一笑,轻轻松松说道:“一个泥塑的菩萨,从高处跌下来,自然要摔坏的。”

侍者一愣,满脸疑惑地问道:“菩萨像怎么会自己倒下呢?是不是预示着寺里有什么灾难?”

“到了该倒的时候,它自然就倒了。它连自身都保不住,还能预见什么灾难!”闲旷禅师的话里蕴藏着无限禅机,可惜侍者懵懂,尚未参透禅关,无法领会其中奥妙。

这时,从天王殿方向隐隐传来一阵话语声。

一定是禅僧们听到响声,看到菩萨像莫名其妙倒地,正在议论纷纷。闲旷禅师拿起禅杖,走了出去。

天王殿内,一尊前些年流行的天冠弥勒(确切地说,应该是头戴皇冠的武则天塑像),砰然倒下,前额碰瘪了,冠冕滚落了老远。

正在不知所措的众僧看到大和尚到来,便自动闪到两边。

闲旷禅师看了看已经严重损坏的弥勒塑像,对弟子们说道:“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心中坐。俗话也说,泥菩萨过海,自身难保。诸位,你们都看到了吧,外在的佛像,总有损坏的一天,所以,你们要参拜自己的自性真佛,明心见性,顿悟成佛,永不败坏。”

寺里的监院师说出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