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40章 佛子墩(3/4)

梅林,继续说,“在这里,我还跟你说一句,一切顺由天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呀!”

谢道本惊喜得拍起掌来:“哟!小兄弟,你说的话头头是道。这一回我真是服了你。今天你在这里给我指点了迷津,让我不再那么愚蒙。”

惠能却是摆着手:“你不必多谢我,这是你自己修来的德行。”

谢道本夫妇高高兴兴地下山回家去了。

翌日,谢道本买来了香烛供品,与妻子阿芳再次来到天露山那小山墩处,对着大榕树下那块他认定是“弥勒笑佛”的大石焚香点烛,顶礼膜拜,祈祷许愿。

这个时候,恰巧有一对青年男女来天露山游玩,见到谢道本夫妇对着那块大石头又跪又拜,十分奇怪,便问:“大叔,你们为什么对这石头那么虔诚地跪拜呢?”

谢道本一脸的认真:“你们年轻,不知其中的内情,我拜的不是大石头,而是佛。”

那个男的叫阿灿,他听到这话后更感奇怪:“大叔,我明明看到这是块大石头,怎么会是佛呢?”

同来的那个女子叫阿琴,附声道:“是呀,这不过是一块普通的大石头罢了。”

“你们的话跟我昨天初到这里的看法一模一样,”谢道本指着大石头,说:“你看它的脑袋,还有这大肚腩,像不像一尊端坐的弥勒笑佛?”

阿灿端详着那大石头,向谢道本说:“经你这么一讲,我越看它也越像一尊弥勒笑佛哩!”随即,他转向那个青年女子,问道:“阿琴,你看呢?”

阿琴指着那块大石头,点了点头:“听你们这么说来,我越看它也越像弥勒笑佛呀!”

阿灿说:“弥勒笑佛是送子佛呀!”

谢道本:“正是!”

阿灿恍然大悟,对谢道本说:“啊,大叔,原来你们是求子嗣的。”

谢道本把声音放得稍低:“是呀,这里只有我们四个人,我不妨跟你们讲明白,我们这把年纪了,这一回上山来确实是求子嗣的。”

阿灿向那女的:“阿琴,他们向这佛像跪拜,祈求生贵子。待会儿我们也来拜一拜吧。”

阿琴羞得红着脸:“我们还未结婚,就来求生子嗣?”

阿灿:“这是迟早的事,我们也跟这位大叔大嫂学一学。”

阿琴把嘴巴附在阿灿的耳朵旁,小声说:“阿灿,就照你的话去办吧。但是要等这大叔大婶拜完离开以后,我们才来拜。”

阿灿:“阿琴,你总是那么怕羞,好,我这次就顺从你,等大叔大婶他们拜完离开后我们再来拜。”

于是,阿灿与阿琴这对青年男女待谢道本夫妇拜完离开后,也朝那大石头来跪拜,祈祷许愿。

事有凑巧,大石有灵。谢道本拜佛之后心情不再那么烦躁,夫妻俩生活得日益和谐,并且按照郎中的嘱咐去吃药饮汤。

不久,他妻子阿芳身怀六甲,十月怀胎后,生下了一对孖仔。

谢道本逢人便说,天露山上那弥勒笑佛真灵验,自己去求子竟然得偿所愿。后来,还带着他的那对孖小子到小山墩处,在那块大石头前供上生果,焚香点烛,跪叩膜拜,许诺还愿。

阿灿和阿琴这对青年男女结婚后,很快喜得贵子。

久而久之,天露山四周的人就将小山墩上的那块形状像佛的大石头称作送子的弥勒笑佛石,把那个小山墩叫做“佛子墩”。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

世间许多事物已是物是人非。说来也奇怪,经过了一千三百多年,如今,在灵气逼人的佛子墩那里生长着两棵大榕树。这两棵大榕树相距约莫有三丈多远,长得枝干苍劲虬虬,繁密的树叶碧绿欲滴。两棵树粗大的横枝各自伸向对方,相交相连形成了拥抱之状,两棵树的交叉树干浑然天成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