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93章 童年(2)(3/3)

朝拜。

随着村中人口的增加,再后来,各坊也供奉起本坊的“大王”。

后有人提议在“下水尾”的一块平地处建祠,将各坊“大王”供奉起来。因“大王”是流水流到此处,因而又有“水流大王”之称。到正月十三元宵节前,将“大王”再接回各坊安置,到十八日举行规模盛大的游村活动。

走“大王”前几天,村内会开展一系列的民俗活动。请“大王”,在八音班奏乐,鞭炮声中将“大王”从各坊的“大王”屋处请出,在村中搭棚架安放,并设有香案香炉,供坊中村民前来上香。

各坊人在村中祠堂进行挂花灯,一般是挂去年得子或结婚的白花灯和新人灯,新屋灯一般挂在各家灶头或土地处。

走“大王”当天,村里无论男女老少、妇孺幼童,以及县城、四乡八邻的外嫁女及出外做工的后生们都会回来参加。全村倾巢出动,真可称得上盛况空前。

当天中午饮宴后,一时许,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各坊老人们就会召坊里的青壮男人到各坊集中,准备抬“大王”巡村。

走“大王”的吉时一到,一通鞭炮声后,在醒狮的引导之下,由一队“先锋仔”(开路的先行官)和“清道旗”开路,按历史上走开的“大王路”在村中游行。

而走“大王”,巡游到每一村、一寨、一坊,各村、寨、坊的民众都会把糕点、水果、五牲、彩灯以及巨大的香烛摆在一张圆台上面,恭候“大王”的到来。

当锣鼓喧天的走“大王”队伍到达时,迎候的各村、寨、坊的民众也会在各村、寨、坊前摇旗呐喊,敲锣打鼓,舞狮迎候。

紧接着,便是鞭炮齐鸣,走“大王”的队伍会合前面各村、寨、坊的队伍,加入到走“大王”队伍中去。

走“大王”在分别在各村、寨、坊巡游了大半天后,在集中了各村、寨、坊的先锋号、清道旗、“大王”之后,经过了“七十二洞天”十二条村、寨、坊,路程约为十公里后,队伍到达最后一站———“大王”庙所在地,这时人们翘首以盼各路大王的陆续到来。

广场上,各村、寨、坊举起各式大旗、引导牌、旗帜鲜明的绘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字样的各式锦旗,从摇旗呐喊的走“大王”队伍那些各式锦旗中可以看出村民们最朴实的愿望。

广场上锣鼓喧天、醒狮起舞,到处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场面十分宏大,人数多达上万人。小惠能第一次见到场面如此热闹,高兴得手舞足蹈地说:“阿爹,过年走‘大王’,好热闹、好好睇啊!”

卢行瑫也颇为兴奋起来说:“是呀,能儿,这个走‘大王’活动,在我们范阳老家,也是非常热闹,不论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喜欢看。”

“阿爹,你看,那几个大哥哥抬着那个‘大王’,为什么一路走,一路跑呢?”小惠能望着走“大王”的队伍,不解地问。

卢行瑫笑着答道:“走‘大王’嘛!肯定是要走的啦!这也是新州‘走大王’活动其中最为精彩生动的一个部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