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7章 顿开心慧(2/3)

阎发奎、崔得富两恶棍毒打,牧童出手相救;

想起他因此不能上山打柴,反而有更多时间与李治文他们在一起玩耍,重拾逝去的童年快乐时光;

想起他因在玩耍无意中听到了卢惠兰那一句话去揭榜,为民除了一害;

想起他路过玉米地,才有了广湖买胭脂水粉,无意中救了他表叔,使丁吊眼伏法;

更想起他因送胭脂水粉给他所爱的人,而导致所爱的亲人跌倒至今未能痊愈…..

啊!这一切的一切,如何解释?

是虚妄?

是尘缘?

是假象?

那么,又如何才能透过上述经已发生的案例,而见诸相非相呢?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一声,好像来自天宇中的呼唤;

这一声,恰似发自灵魂深处的呢喃;

这一声,张少飞仿佛已经期待了很久很久,好像从一生下来,他就在等待着它的到来……

他像是突然之间受到了强烈的电击一样,愣了,呆了,傻了——然而,他又能清晰地感到一股气息从他的骨节脊椎向上射出,直贯脑髓,冲出脑壳,与这渴望了千百万年的声音融为了一体……

张少飞百感交集,泪流满面,身体情不自禁地微微颤抖……脸上的表情在急剧变化!

他心中无以言状地激动,充满了巨大的喜悦。像是有一股生命的暖流,从他的灵魂深处源源涌出,滋润着身体的每一个关节、每一寸肌肤、每一个毛孔,生命的智慧之泉冲破一切障碍,汩汩喷涌……

张少飞在山中打柴所领悟的一切,都有机地联系起来,融会贯通了……

心灵开窍的感觉真好。

在滚滚红尘之中,他迷离的双眼此时不再蒙尘,充盈于心的是儿时般的天真和快乐。

此时,一朵朵白云在湛蓝的天空中像婀娜多姿的少女轻歌曼舞,悠然自得地向西飘去。

刹那间,他仿佛变成了一朵云彩,飘过高山,飘过大海,在湛蓝的天空中自由地飘荡……

风,从遥远的灵骛山吹来,带着灵骛山的灵气,他似乎在灵骛山聆听佛祖说法;似乎听到了来自岁月深处沉重的声音;似乎悟到了以心会心,佛祖手中的花,就是佛花,果,就是佛果……

迦叶先人一步,微微一笑……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张少飞站在窗前静心地倾听着,那句句禅机妙语直透心性,头脑轰鸣,猛然间身心俱忘,只觉得世间万物,芸芸众生,千门万法,四大五蕴,尽归虚空,一无可住。剎时间心地花开,灵源波涌,烦恼顿断,妄想自灭,立时般若现前,以往追思的一切,俱皆明晰透彻。

张少飞今日豁然大悟,拨云见月,顿开心慧,还证本来,达到了直见本性的境界,这就是后来禅宗的所谓“顿悟”。

各位大大,很对不起,恕洪十一少驾驭文字的功力不够老道,虽然一口气用了这么多的名词术语,也没能透彻、明了地道出张少飞那种直见本性的境界来。

因为透过名词术语来阑释这件事,那是很困难的。别说十一少没有开悟,就是悟入这种境界的张少飞,也难以用名相来解释这件事情。

因为透过名相,只能悟到相似的观念,而是真实究竟的义理。所以,此种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谈。

可是书中涉及这个情节,十一少不说几句,心里不舒服,总觉得没法接续下文,只好玩弄口头三昧,说了这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