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50章 叶八爷高光时刻(1/2)

他先是看着其中一个问道,“老夫问你,何为仁义?”

那学子忽然被蓝老点名,早就愣在那里,哪能答出来。

蓝老也不追问,又看向另一个人,“我问你,何为狠辣?”

那学子同样怔愣了半晌,随即吞吞吐吐开口。“不以人命为命,滥杀无辜,就是狠辣。”

蓝老笑了笑,又看向楼上众人。“你们中间,可有人上过战场?”

周围一片死寂,良久之后,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开口。“先生,我虽未上过战场,可我家祖父、大伯和长姐都上过战场,我时常听他们说起战场之事。”少年的眼神里满是骄傲。

蓝老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眼神微眯,“你是叶家人?”

叶安舒躬身行礼,“晚辈叶家八子叶安舒,他们今日争论之人就是我家长姐。”

谈及自家长姐,叶安舒并未因为如潮水的争论有半分避讳,反而面露自豪之态,仿佛这是他最为骄傲之事。

蓝老微微点头,“那你给大家说说,你听到的战场是什么样子。”

叶安舒此时心神激荡,一想起刚刚那些义愤填膺满嘴仁义的嘴脸,心里就涌起了滔天恨意。

他朝着蓝老和底下的魏桓深深鞠躬,缓缓开口。“我祖父所经历的战场,是吃不饱穿不暖的百姓们为自己拼搏的血路。当年祖父跟着高祖皇帝开国,满目饿殍,遍地尸骨。适逢土匪横行,邻国抢掠。他们拿起手中的武器,护家人,护自己。不杀人,自己就要被杀死,自己身上的粮食就要被夺走。不杀人,自己的妻子就要被土匪凌虐,儿女就要被抢走供奉山神。祖父年少之时,曾在一日之内,以一己之力手刃盗匪数百人,还在匪窝中大开杀戒救下高祖皇帝。我朝开国后,高祖封祖父为护国大将军,说他威义盖世,功劳无双。”

叶安舒立于台上,脑中回荡着当年叶家老爷子给他们讲述的点点滴滴,许多话并未经过思索。因为那些场景太过熟悉,祖父曾描述多次,已经深深印在了每个叶家后辈心中。

学子们见惯了叶八爷不可一世的样子,从未见过如此郑重的叶安舒,都有些呆愣。

“我大伯经历的战场,是保家卫国的城墙,是以血肉铸成的铁壁。大伯在北境驻守二十年,每逢边境战乱兴起,哪一次不杀人?若他不杀人,他的大军就会被人杀。这些大军,又何尝不是我虞国百姓的夫君、儿子、父亲?大伯常说,战场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这些都是看得见的东西。还有阴谋诡计,身后暗箭,这些是看不见的东西。他的身后,不是北境的土地,而是虞国数千万百姓的性命。他们退一步,或许就有成百上千亩良田被夺走;他们心软一次,就有成百上千的普通百姓丧命。所以,他不敢退,也不能心软。对敌人心软,就是在对虞国百姓下杀手!”

学子们面面相觑,清风楼变得愈发寂静。他们从未听过战场上的这些事,也鲜有人像叶安舒那般喜欢看兵书。

他们看的更多的是四书五经,孔孟之道,以文治国。

蓝老先生抬头看着叶安舒,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叶安舒只觉得胸口扑通直跳,他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他能感觉,这不是紧张,他叶八爷从未紧张过。

“我长姐所经历的战场……颍州之战中,虞国兵力不足,城中百姓皆兵。妇孺上阵,就连十岁小儿也在城楼扔石头;胥宁一战里,三万梁军围城,敌人火烧长街。”

说到这里,他侧身看向了刚刚满口仁义的同龄人,“灰狼山大战前夕,大虞兵力不足,长姐带着八千兵马成功解救胥宁于危难之间,又只带着五百骑兵回鄞州,却不想路遇十万梁军。若不战,何以生?难道,要我大虞五百精兵悉数丧命,大梁全胜而归吗?又或者,你要凭你这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十万梁军向五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