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百六十三章 朕要回老家祭祖(2/3)

亮好多。

“老阿,你来的正好,关于天津海关监督人选,你有什么意见?”

贾六放下正在批示的公文,示意老阿坐下说话。

编制上,天津海关衙门同广东的粤海关衙门都是属户部直辖的税务机构。

根据康熙年间制定的海关衙门规定,凡海关衙门不仅负责所在地对外贸易管理,也负责所在地沿海水道贸易管理。

也就是说天津海关衙门不仅向西洋各国来华商船征税,也向本国经由运河往天津港输送的货物征税。

就是双向收费,进出口都得给朝廷交税。

贾六亲自核看过天津海关职能条例,发现同后世的海关没什么区别,就是负责报关登记,填写书税单、收纳税课,另外也负责检验进出口船只与货物。

广东的粤海关衙门是什么样子贾六不清楚,天津海关衙门从立项到建成,他却是予以全程关注的。

甚至于海关衙门大楼及附属设施的图纸都是他百忙之中亲自绘成。

相当于大号政府大院。

上下两层,占地不到十亩。

一幢主楼,两幢附属楼,另外就是供海关工作人员吃住休息的宿舍。

看着像筒子楼。

要不是这个时代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水平不足以让贾六自由发挥,不然他高低在海河边盖座帝国大厦出来,给西洋各国一点小小的贾式震骇。

海关一把手称“钦命督理天津沿海等处贸易税务户部分司”,但是天津海关监督人选到底是由户部选派还是由内务府选派,内阁同六皇帝之间有过争执。

过去,海关监督是由皇帝直接委任,且每届任期只有一年。一年届满之前,预先奏请钦点差员更换。如再被简点则留任。

所以,自打康熙年间设立海关衙门以来,各通商口的海关监督都是由皇帝从内务府指定派出,通常是由员外、郎中这样的厅局人员担任。

贾六想沿用旧例,由他来指定天津海关监督人选。

但遭到内阁强烈抵制。

原因是这个海关监督实在是太肥。

虽然只是三品设置,但每年从其手中过的钱财却是以千万两计的!

贾六最终综合了下。

于天津海关衙门设立正副监督。

日常业务由正监督负责,但财务方面则由副监督负责。

但是由谁出任正监督,谁出来副监督,内阁和贾六意见不同。

内阁拟由原军机章京,现四品秘书钱受谷出任正监督,因为此人不仅才华出众,也擅于理财。

前几年乾隆调集大军征讨金川,钱受谷一直协调兵部、户部及相关省份钱粮工作,是个不错的人选。

贾六却想让为自己到澳门招商的天津知府朱大文出任天津海关监督,一来是朱大文与洋商熟悉,打交道方便。二来也是酬功的意思。

结果内阁那边硬顶,搞得现在天津海关衙门成立了,工作人员都调选完毕,可一二把手却是空着。

老阿这边想了想,提议皇上不如让钱受谷出任正监督,让朱大文任副监督。

“也好。”

贾六不意海关正副关长人选同内阁再僵持下去,便同意老阿的提议,正要让栓柱拟旨交内阁落实时,却注意老阿手里拿着一份公文,忙问有什么事。

“皇上,刚刚收到的关外八旗通电!”

老阿将通电呈上。

“关外想通了?他们是打算在京师同朕谈,还是朕派人去盛京同他们谈?”

贾六打开急电扫了下,脸色却是变得凝重。

关外八旗的通电不是拥护支持他这个六皇帝,而是要求恢复前番被革去宗籍的诸亲、郡王爵位,并将没收的财产发还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