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14 升官之难(2/3)

若担心啥,忙跟她解释,并且表示,自己在翰林院里,也不会白拿钱了,工作将比现在更忙,赚点钱真不易啊!

“你们大祭酒也不过五品,现在除了他,国子监就你官级高,不是让你在火上烤吗?”艾若轻轻的叹息了一声,人相轻,像国子监其实就是国家大,而他们这些大的老师们,一个个其实都挺那啥的,也许他们都是好老师,但不代表他们之间不存在着竞争,反而更阴暗,所以此时她真的没有开心的感觉,而是觉得现在真的很郁闷了。

之前贾政正六品,人司业也是六品,更重要的是,司业不是进士出身,他是从国子监的监生一步步的升上来的。而就算是此时的祭酒李守中不过是二榜进士出身,而他若不是出身金陵名宦之家,只怕这位置也轮不上他。

其实贾政到了国子监之后,艾若作为贤妻,其实真的和国子监众位夫人们打好关系,总不能让人说他们是真的自持国公府坻,目中无人不是。但有时候,不得不说,人与人之间真的是有阶层之分的,艾若和四王八公家固然相交颇有不适,可是与这些小官太太们只能用痛苦万分来形容了。就像之前说秦邦业太太一样,对一位,她就十分的无奈了,面对一堆时,她的痛苦也就只能用几何计数了。

要知道,李守中夫人虽也是出身金陵旧家,但性子和红楼的李纨颇为相似,她请客,大家在贾府相聚,一个个,对于贾家的“奢侈”大大的不以为然,时时处处要“提点”艾若,作为一个清流人家的内当家,时时处处该以相公的名声为要,万不可贪图享乐,而忽略了门……

若不是这样,艾若怎么就到后来去庄子“养病”了?实在跟这些人混不下去了,我请你们吃饭。当然要往好了做?难不成真的特意请你们吃差的,才表明自己真的很注意家?我迎合你们,我过不过了?

再说,她还有旧勋的身份,她还得跟勋贵之家的夫人们相交,她的媳妇还没找完呢,她把生活水准降下来了,勋贵太太们不得埋汰死她?左右不是人的情况下,她才躲出去养病的,对外说懒。其实真是被两拨人烦死了。

也正是这样,她才深切的明白贾政之难,想想他当年跟自己去庄子时,看到墙上没糊缎子都痛苦得要哭的主,现在能跟那群所谓的清流们斗心眼,得多累啊!

贾政在国子监受欢迎,除了他教书好,更重要的是,他和那些生们出身一样。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作为勋贵之家出来的富二代们的真实感受,他最能体会这些生们的想法,他是真实的尊重着他们。认同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且,由自身出发,加以引导。并且用自己曾经和现在告诉他们。他贾政能读出来,你们都能读出来。

正是这样,贾政才会被生们信服。那些家们又不是真的有钱没地花,大把钱送贾政,而真是因为,贾政真的把他们头疼的儿子教好了,教得成材了。所以就算是那些生们毕业,出门做官了,人家还会对贾政以恩师待之,从不懈怠,那是从心里的尊敬。因为明明有前途的,可是他甘心平淡,留在校教书育人,怎么不让人敬重,贾政的出身,跟做着同样事的其它人比,更不容易了,自然也更受人敬重了。

国子监说得好听,天下子之最为向往之府,但是看看官员之配置,也就知道,这儿是真真切切的清水衙门。

所以这儿做事的,要么出身清流世家,要么就是寒门子弟,靠死读出来的,就算他们不是真心的想教书,现实就是现实。谁家都要吃喝拉撒,都要养儿育女。所以有机会时,谁不想想要过得富贵、想要出人头地,想要衣锦还乡?可是他们一无钱送礼,二无背景让人可利用,三自身的能力不够,不被赏识,他们只能老实的在原地待着,熬年头罢了。

所以像贾政这样的出身的几乎没有,为什么?这还用问,像贾政这种出身的,考出来的探花郎,谁乐意教书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