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24 不想接的工作(2/3)

,虽然是困难的决定,但她没法子。

贾敏也是管家的人了,脑子本就聪明得紧,听了艾若的话,也明白,这是没办法的。张家不能得罪,不然,父亲当年的联姻之举,一下子就打了水漂。不管张家再恨贾母,可是贾瑚可是他们的亲外孙,有这层关系在,张家就不能跟贾家生分了。而贾赦常去看孩子,也能跟岳家加强联系。

“二嫂做得好,不过老太爷那儿……”贾敏干巴巴的说道,她明白归明白,可是问题是,这话怎么跟老太爷说?他的子嫡孙得交由张家教养,老太爷真的没脸见人了。任谁都得说一声,‘娶妻不贤,遗祸子孙’。到时,老太爷只会更恨贾母。贾敏心里再怨,贾母也是她的亲妈,她还是不忍心。

所以,刚想的是,现在一定不能说让贾母回来的话了,至少这一两年别做指望了。真敢让她回来,别说张家,就算是贾赦心里能舒服得起来。老娘逼死了妻子,贾赦心里能不怨恨?可一个‘孝’字又摆在那儿,他又一点办法也没有,最痛苦的人反而是他吧?所以贾敏真不忍再往大哥的伤口洒盐了。

可是现在一出贾瑚被送走的事,代善、贾赦都得恨死贾母,只怕老爷子只要活着,就不会让人去接她。贾敏觉得头都大了!

“让瑚哥儿两头住,怎么说也是荣府的子嫡孙,正尔八经的嫡系传人,当然不能让他在外头。”艾若点明重点,她是答应由张家教养,可不代表贾瑚不能偶尔回家,过些日子,张家过了气头上,到时时常接贾瑚回来住住,外间的传闻自然也就淡了。

贾敏点头,明白了,这就是口径,让她帮忙劝老爷子时说的话。也会将来铺路,万一外头有那多事的问起,只说去张家读书,但还是回家来的。不过怕孩子辛苦,回得少罢了。总能敷衍一下。的叹息了一声,真的说不出其它的话来。

其实外头又没傻子,就算贾家这回不说什么,张家能不说?不定现在外头传成什么样了,贾家的恶婆婆逼死媳,贾家的名声已经救不回来了。而更可怕的是,贾瑚,将来荣府的主人,不定怎么恨贾家人呢!这才是贾敏最忧虑的。

“大哥可能要去西北了。”贾政才想起刚在书房里说的事,赶紧通报了一下。

艾若本来还一头包的,现在一听这个,马上脸都绿了,直接跳了起来,“老爷子有没说,大伯去多久,三年即归,还是怎么着?”

“朝庭调兵遣将,哪容你置喙?”贾政轻斥了一声但声不大,这事真不好高声讨论。

“话可不是这么说?我们之前代大嫂管家,那是没法子。好,这三年守孝,我们也当是一家人,咱们能帮就帮一把。可是老太爷一杆子把大爷赶西北去了,三年后还不定回来。那我们岂不是陷在这府里出不去了?”艾若想掀桌了,这也太过份了。她真的只做了三年的打算,多一天也不想待的。

她真的想得挺好的,把贾瑚交给张家,平时带回来玩玩,张家对自己没有恶感,所以应该不会在贾瑚面前说得太过。她呢,本就挺喜欢贾琏那个肥包子的,带在身边养着也可以。到时真的来了新大嫂,把荣府交还,她带着小包子们回自己家,多好。现在得,把贾赦送到西北了,三年不定回得来。他回不来,就不能娶媳妇,不娶媳妇,她就只能陷在这府里,出不去,这怎么能忍?

“那都是小事!”贾政倒也没指着艾若的思想境界有多高,也明白,这才是单纯的老婆能想到的问题,倒也没多少介意。

“那什么是大事?”艾若也不傻,马上瞪着贾政,贾政都能这么说了,表明,这根本就不是三年的事。管家、养孩子……不对,老爷子支走老大,就算给他续上新的大太太,就算荣府还是归贾赦,但是,贾母一定得归他们了。

这回艾若不是脸绿了,而全身都绿了。贾赦其实这还是走了红楼的老路,区别在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