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81章 初会二藩(2/3)

人应付完袁时中,又转向刘国能,随口问道:“几位王爷在此一切可好?”

刘国能小心谨慎地回复:“三天前黄得功把几位王爷转移到了此处,那位小福王殿下,真是……见到武将就想套近乎,潞王倒是深居简出,不愿人打扰。末将未得抚台大人您的指示,也就没敢回应小福王的套近乎。”

沈树人听了,也是微微有些诧异。虽说小福王朱由崧对武将套近乎示好这种事情,肯定是私下里做的,未必会落下把柄。

但现在崇祯还没死呢,他就已经有这方面的野心了不成?难道他也看出来,自己那个堂弟因为刚愎自用,乱杀忠良,最后会无人可用自爆么?

看来这是个有主意有想法的主啊!

可惜,沈树人偏偏不需要一个有想法的主。

太有想法,要是也跟崇祯一样刚毅果决、自说自话,他还怎么改造大明?那崇祯不就白死了么。

对沈树人而言,最完美的傀儡,其实就该是刘禅型人格的——确切地说,得是诸葛亮当政时期那个早期型刘禅,最好能够无条件信任权相,“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这样一来,沈树人才好毫无掣肘地扮演诸葛亮的角色,主持北伐光复天下嘛。

心中存了念头之后,沈树人一边被刘国能引领着进了城。

刚在城北直街上行了不到两三百步,离府衙还远,街口忽然转出几辆车马,虽然车厢看着不怎么体面,却也临时粉刷过,而且用的是四驾,沈树人心中一动,就知道这是亲王的车驾了。

自古天子六御,只有皇帝才能用六匹马拉的车,四匹马已经是诸侯的待遇了。

果不其然,看到沈树人一行后,来车很快停下,有宦官掀起帘子,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率先下车,对着沈树人满面春风地示好:

“刘将军,好巧啊,竟能在此偶遇。两日不见,别来无恙?这位想必就是湖广沈巡抚当面了吧?前几日便听黄总镇说,闯贼要南下袭扰信阳,杀害小王,沈抚台公忠体国,奋不顾身突围回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昨日又传来前方捷报,说是已经大破闯贼,必是沈抚台运筹得当,将士用命。大明能得沈抚台这样的擎天巨擘,架海栋梁,力挽天倾,实乃大明之幸,祖宗洪福呐。”

刘国能连忙上前行礼,又帮沈树人介绍:“这位便是嗣福王殿下!”

沈树人也只好勉强下拜,如今这礼数还是不能缺的,虽然委屈了点,总好过授人把柄。

那人果然是福王朱由崧,他也很会做人,立刻两步窜过来,扶住沈树人的胳膊,阻止了他继续下拜:“沈抚台是小王的救命恩人,如何当得?赶紧免礼才是!”

沈树人本来也不想拜,便顺势收住了。他来到这个世界,给崇祯下拜已经是没办法了,崇祯之后,他可不想再给别人这样卑躬屈膝。

当然,因为封建礼教的关系,儒家礼节他暂时没实力去炮轰。所以回自己家,给肉身的便宜父母下拜,那还是没办法的。沈廷扬那儿,一辈子都得供着,这是时代局限性,不在此列。

拜虽然不拜了,谦虚的话该说还是要说。

于是沈树人振振有词又谦和有礼地彰显了一下政治正确:“殿下过誉了,实在折煞下官,一切都是将士用命,下官调度的只是朝廷兵马,岂敢贪天之功为己有?

正所谓北人之畏昭奚恤,实畏楚王百万雄师也,击破闯贼的,是我大明朝廷的兵马,食的是大明朝廷的俸禄军饷。我自己手无缚鸡之力,一个贼寇都没手刃,只是监督了一下。”

沈树人话里话外,都是“外臣不能随便结交藩王”的戒心状态,但也不会得罪朱由崧,依然可以把一切都托词给“害怕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