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十八、天狼军、奥利给与森の妖精(2/3)

各族子弟组成。拓跋氏长期作为北军统领坐镇草原。当慕容返仓皇逃到当年的北军统领拓跋元军中后,对拓跋元指手划脚,更要求北军全军南下,与优势兵力的秦平燕所部决战。

拓跋元长期过着土皇帝一样的生活,耐着性子忍了慕容返几天,最终起兵反叛。他暗中联合其他几大贵族势力,率军杀向慕容返的大帐,迎击最精锐的鲜卑骑兵,也是皇帝的忠诚卫队——“天狼军”。为了对付这支军队,拓跋元以及盟友们聚集了十余万骑兵,轮番上阵。

据说,那是个秋日的傍晚。残阳如血,仿佛与鲜卑王朝的命运契合。一身金色铠甲的“天狼军”在草原进行了最后的谢幕。交战双方很多人是兄弟、叔侄甚至父子,当时统领“天狼军”的正是拓跋元的儿子。但是在王朝争霸的战场,亲情一文不值。一声令下,集团冲锋,人在吼,马在叫,大地在咆哮。“天狼军”像铁犁一样扫过一股股敌军,但随后而来的是更多的敌军。慢慢地,高大的骑士开始喘息,雄壮的战马吐起了白沫,金色的铠甲被鲜血染红,月牙形的刀刃也变得蜷曲。

敌军继续一波波涌来,“天狼军”的战士们强打起精神,嘶哑的嗓子再次发出大吼,僵滞的手臂机械地挥动着马刀,疲惫的战马也摇摇晃晃地跑起来。但鲜卑皇帝手中最后的利剑已经迟钝了,看到机会的其它鲜卑贵族立刻指挥部下加入混战。慢慢地,鲜卑皇帝身边忠诚的战士一个接一个倒下,最终,这支精锐毁在了“自己人”的手里,慕容返的人头连同拓跋元儿子的人头一起被呈给了拓跋元。

拓跋元立刻将杀了自己儿子的战士召为女婿,官升五级。同时,恢复原本鲜卑汗国的建制,将自己的辖区划分为若干,分给各个有功的大贵族,而他自己就成为了鲜卑大汗。鲜卑的“北军”原有十余万,加上各个大贵族的私兵,总数超过二十万,尤其是还有颇具传奇色彩的“天狼军”,这样的军力完全可以让立国未稳的秦平燕寝食难安,经历了这一场内讧,“天狼军”彻底成为了历史,鲜卑的北军也伤亡过半,再也没有南下制霸天下的实力。

但鲜卑的最大损失不在于军队,而在于体制,恢复了鲜卑汗国建制的拓跋元名为大汗,实际上就是部落联盟的首领,其他鲜卑贵族都成了实质上的割据势力,“王道”、“正统”这些词语被扫进了垃圾堆。拓跋氏再也无法建立对各部的牢固统治,也就再也不可能恢复鲜卑王朝的荣光。此后,鲜卑汗国在拓跋氏的带领下与秦平燕建立的“新汉帝国”交兵不断,拓跋一族并不打算也没有实力再入主中原,他们率兵南下主要是为了掠夺财富,毕竟,南边的城镇富庶得多,此外,在与大汉的战争中,借机消耗其他贵族的实力,转移视线,缓解内部矛盾也是重要原因。(拓跋力:“作者,你知道的太多了。”作者:“怎么,你有意见?信不信我让全戎把你卖到东瀛去当演员?”拓跋力:“未知领域。”)

拓跋力曾经提出过一个大胆的想法:“重建‘天狼军’,由自己的儿子拓跋爽统领(这个拓跋爽,就是慕容夏菀的哥哥,出现在上郡城外的‘夏公子’)。”当初拓跋力提议一出,引得一片反对之声。呼延氏的族长、绰号“森の妖精”的呼延烈王爷咧着倭瓜一样的大嘴呵呵大笑:“拓跋爽?他除了哄女人,还能干啥,不是俺胡说,大汗您手下随便哪个将军都比他强。”呼延烈还算是留面子了,只是对统领的人选提出异议。盖楼氏的族长盖楼坚王爷更是提出了尖锐的问题:“选拔各族精锐组成‘天狼军’,保卫大汗你自己吗?”拓跋力脸上气得像茄子一样,但也不能和其他所有大贵族翻脸,只好将此事搁置。

这次,目睹太史信在鲜卑军阵里横冲直撞的情景之后,拓跋力将之前屡遭鲜卑贵族们反对的建议又提了出来,并且将问题推给了质疑他的王爷们:“你们说,上次的那个汉人,你们手下有谁拦得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