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十七、初战(1/4)

“一个完全不近人情的怪人。”这就是公孙灵对司马康的最初评价。在公孙灵眼中,司马康的作息就像日晷一样规律:每天早上在同一时刻出现在军营门口,检视士卒操练,在同一时间去吃午饭,下午又去检视士卒操练,晚饭后回到府邸里看书到深夜。久而久之,公孙灵甚至能根据时间推测司马康此时大致走到了哪个路口。更为奇特的是,司马康几乎没有男人的一切爱好,他不喜欢喝酒,也不好色,既不舞枪弄棍,也不琴棋书画,对于权力似乎也没有追求,唯一喜欢的也许就是读书了。

有一次公孙灵看到司马康捧着本没有封皮的书看得哈哈大笑,于是借过来一看:“一男,年四十余。始从文,连考三年未中。坚学武,练武场发一矢,中鼓吏,逐之出。又自习医药,自撰一秘方,服之卒。”公孙灵看不懂文绉绉的汉文,于是请司马康解释。司马康一本正经的说:“这部书叫《笑林广记》,蕴含着极深刻的道理。”公孙灵当时连连点头称是,背后又去问宁秀伊,宁秀伊告诉她:“《笑林广记》里就是笑话罢了,没啥高深的内容。”从此公孙灵对司马康的印象又多了一条:“装腔作势”。

就是这么一个挺奇怪的人,却俨然是太史信、全戎等一干人的领袖,连领兵的彼得和郭老黑等将领都对他十分佩服。公孙灵带着心中的疑问去拜访全戎。

全戎一向号称“冷面郎君”,据说与女孩子从没什么交情。来并州之前,公孙灵也从其它女侍郎那里听说全戎此人“面热心冷”——这个男人拥有迷人的笑容,他似乎对每一个女侍郎都挺好,但是私下里他和谁都没有过多的交往——这一点让秦峻十分放心全戎的忠诚。

全戎住在一个单独的小院子里,连个守门人都没有,公孙灵得以推门而入。刚走进院子,公孙灵就看到全戎一袭白色长袍,腰际挂着一柄长剑,和一个女孩一起坐在正对门口的屋子里。那女孩大约十五六岁,满是稚气,笑嘻嘻地看着全戎。全戎看到公孙灵,连忙招呼她进屋坐下,拿起桌上的紫砂壶,倒了一小杯茶递给公孙灵。公孙灵进屋,感受到炭火的温度,她接过茶,却不喝,笑吟吟地看着全戎,等他介绍眼前的女孩。

全戎见躲不过去,轻“哼”了一声,伸手指指公孙灵,给身边的女孩介绍说:“这是禁卫军副统领,公孙灵大人。”那个女孩十分乖巧地一笑:“公孙姐姐。”公孙灵点点头。全戎又指着身边的女孩,十分不好意思地说:“公孙大人,这位,是我,是我的,姑姑,傻妞。”公孙灵瞪大了眼睛,明显不相信全戎的话,但全戎又不像是会开这种玩笑的人。那个“傻妞”好爱怜地拍拍全戎的头,一脸无辜地说:“他说的是真的,我确实是他姑姑,有个这样的大侄子,我真是命苦……其实我是他堂姑,我的父亲是全戎爷爷的堂弟。”

公孙灵一听这么复杂的家庭关系,脑袋立刻晕了。全戎看公孙灵有点厌烦,连忙转移话题说:“这是我家乡产的龙井,公孙大人尝尝。”公孙灵喝了一口,也没品出好坏,就开门见山地说:“全大人,我来这里,是有点事情想要向您请教。”全戎连忙端正脸色,回答:“请讲。在我姑姑面前,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公孙灵迟疑了一下,问:“司马大人,似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他究竟喜欢什么呢?”全戎心想这个家伙还有两下子,一下就看到司马康的奇异之处,但他脸上不动声色,轻松地说:“司马老大的确没什么意思,他对于美食、美酒和美女都没有心思,但是对读书还挺有兴趣。”公孙灵接着问:“那你们为什么都听他的?”全戎诡异地笑了一下:“这其实是一种习惯罢了。我和太史信、司马康等等都是多年兄弟,那时候司马康就比我们有远见,有时候我们要做出抉择,司马康就会献计献策,每当我们不听他的,往往会倒霉。久而久之,我们就习惯听司马康的。”公孙灵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想了一下,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