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一百二十三、雁归山庄(2/3)

陛下若是知道侍卫们让太史信一个人面对一群刺客,会有什么后果)。但这批侍卫和小羽、墨儿一样,并非禁卫军,而是被精挑细选进宫的高手,不敢欺瞒女皇,还是把自己知道的信息如实报告给崔羽彤。

崔羽彤看着闭目养神的太史信,心知自己绝无可能让太史信老实交代。

对于这段经历,倒是有另外一种说法。在这个版本的故事中,这个“别来客栈”乃是全戎手下的一个据点,那长相气质都让人反感的光头掌柜就是全戎的亲兵,太史信和光头掌柜的对话则是暗号。太史信一行人在客栈投宿之后,光头掌柜就发觉后来的客人中有人要对太史信不利,派伙计利用送饭的机会告知了太史信。太史信判断那些人的目的是刺杀自己,主动出门让侍卫们都回来守着崔羽彤等人,打算自己在室外与刺客过招。然而这样的举动过于危险,光头掌柜悄悄派人在暴雨的掩护下把太史信领走,安排了一队人等着刺客到来。刺客们果然中计,反而被全戎的亲兵们守株待兔,面对亲兵们的袖珍强弩毫无招架之力,丢下若干尸首后落荒而逃。太史信淋着雨,从外侧窗户进入侍卫们的客房,这就有了侍卫告诉崔羽彤的内容。这种说法被记录在后世的野史故事集《国风奇妙夜》之中。

除此之外,还有第三种说法。第三个版本的故事塑造了秦道士关爱徒弟、心思缜密、嫉恶如仇、魔功卓绝的突出形象(你没看错,确实是魔功)。在这个版本中,秦道士和女皇一样,对太史信放心不下。自从太史信和崔羽彤等人出发前往并州城,秦道士一直暗中关心着他们。在“别来客栈”,秦道士眼看一队刺客奔着太史信来了,心急如焚,伪装成客栈的伙计,利用送水的机会,告诉太史信相关情况,让太史信调集侍卫保护崔羽彤等人,然后去把刺客引到室外。在室外,秦道士表示不愿让太史信以身犯险,安排他爬到客栈二楼,进入侍卫们的客房。而秦道士自己,躲在马车底下等着刺客们到来。趁着刺客们因为扑空心慌意乱,秦道士骤然出手,先是用“泰山府君剑”直接把两个刺客的身体削去一半,然后使出“天魔七杀功”击穿了一个刺客的天灵盖,又用“血咒冥王掌”打得几个刺客心脉碎裂,还把一具尸体仍向刺客们的剑阵,吓得一个刺客精神失常。最后,面对刺客头领等人的决死一击,秦道士使用“幽冥遁术”让自己一瞬间移动到远处,再用“冰狱无断功”把雨水凝结成冰刃射穿刺客头领的身体。在这个故事里,秦道士化身为魔,以“魔”的手段,卫“道”的尊严。这种说法被记载于匿名者撰写的《大汉奇人录》中。但经后人考证,《大汉奇人录》其实和《凌烟阁功臣传》一样,都是某人蹲茅房的时候无聊而写出来的,内容不足为信。

真相到底如何,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才知道了。但不管怎样,这一路上,太史信安安稳稳地在马车里和崔羽彤等人谈笑风生,仿佛前一夜什么也没发生。

在接下来的旅途中,倒是没有什么惊险场面发生,也许是刺客们人员损失太大,面对侍卫们更严格的安全保卫,无法有效组织刺杀活动了吧。崔羽彤一行在七夕前三天抵达并州城。虽然还有三天才过节,并州城的主要街道上人流量已经挺大了。崔羽彤一行的三辆马车因为车身宽大,直接被堵在了路上,和其他车马混在一起龟速行驶。小羽和墨儿觉得马车里太闷,转而骑马前行。

“崔大人在并州城打算住在哪儿呢?”太史信看着出神的崔羽彤,突然发问。

崔羽彤知道太史信不会无缘无故开口,想了一下:“太史将军是有合适的地方?”

太史信“朴实”地笑笑:“这一路上崔大人和几位姑娘风餐露宿,侍卫们也非常辛苦,不妨找个好点的地方住下,好好歇歇。此处往南有个‘雁归山庄’,还算干净整洁,不妨这几天咱们住在那里?”

崔羽彤似笑非笑地答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