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018、假想观众(2/4)

样。你因为手背上长了个瘊子,所以对自己的形象不满,这还不单纯是一个瘊子的事,而是你感到苦恼,不知道怎么才是自己满意的形象……”

接下来是一番聊天式的谈话。很多人,尤其是男性,在没有现实必要的情况下去照镜子的次数,青春期可能比一辈子其他时期加起来都要多。青春期少年有着高度地自我关注特点,这是伴随着自我意识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必然现象。

强烈的自尊但又时常缺乏自信,对应了他们时常自以为已经长大成人、但实际上又不是真正的成人这种身心状态。青春期有一个很突出的心理现象叫做“假想观众”,就是在心理上制造出可能并不存在的观众,关注自己的同时,也以为别人都在关注着他或她。

自我赞美时便以为人人都会赞美,自我失望时便以为人人都会对其失望。这样反复的情绪波动,往往就会导致内心的焦虑情绪。

“假想观众”这种心理特征,成年后依然存在,只是没有青春期那么突出。人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去照镜子,实际上就是在假想观众,而这种心态又不仅仅体现为照镜子那么简单。

成年人如果受到某种刺激,也会重新唤起强烈的“假想观众”心理,并放大各种情绪体验。比如丁齐自己,他最近确实成了境湖名人,但是在现实中,又有几个人真的认识他呢?热点消退之后,绝大部分人真正记住并不是丁齐本人,只是这起事件中他曾扮演的某个角色,也没有不相干的人会天天盯着他。

但是一般人遇到他这种事情,往往都会觉得自己就是大众关注的焦点中心,一举一动仿佛都被人监控,从而倍感压力。

过不了多久,丁齐就会被大众遗忘,除非在特殊的场合刻意重提、除非是与他或这件事直接有关的人,否则谁都不会再当回事。丁齐不过是个小小的心理咨询师而已,并不是那种大众耳熟能详的公众人物。

今天在咨询室中面对这么一位十六岁的少年,丁齐在做心理咨询的同时也在调整自己的心态。

丁齐和高晓飞谈了青春期的各种心理特点,以及高晓飞所感受到的困扰实质,最后说道:“我再送你一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

高晓飞笑了,看着手背道:“但这个瘊子,我还是得治啊,但我挺害怕去医院的。”

丁齐:“你跟你父母说过,你父母没当回事,对吧?”

高晓飞又一皱眉:“确实,简直没法沟通!”

丁齐尽量淡化道:“这确实也不是什么事,一个小瘊子而已,你的问题是青春期困扰。这次来做心理咨询的六百块钱,也是平时攒的零花钱吧?看来你还挺重视自己的!”

高晓飞:“我爹妈工作忙,但平时给的零花钱也不少,去年压岁钱加起来就有好几千呢,六百块我还是花得起的。”

此次咨询会谈已经结束了,其实也没必要再进行下一次。在高晓飞离开之前,丁齐又说道:“给你一个私人建议,而不是心理咨询师的建议。我小时候也长过瘊子,有人告诉我用九度的白醋每天点一点,后来它就自己掉了。你回去之后可以试试,假如没有用,你还是去医院做个小手术吧,很简单的。”

当丁齐站起身说出这番话时,其实已经脱离了心理咨询师的工作状态。重新专注地投入工作的感觉很好,令丁齐感觉又找回了熟悉的自己,但他心里也清楚,这恐怕是他在校心理健康中心最后一次做心理咨询了。

当高晓飞离开后,丁齐并没有出门去办公室,而就是站在门后面等着,他想印证自己的某种判断。果不出所料,不到两分钟,敲门声就响起了,丁齐随即就拉开了门。门开得这么快,反倒把敲门的钟大方给吓了一跳。

丁齐虽然猜到了可能会出现这一幕,但它真的发生时,心中也在叹息,有一股掩饰不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