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592章 珍珠港,安排(3/4)

也有了一定的规模,但影响力上,有着先天的不足。想要比蒋委员长先声夺人,就要占据一个重要的城市,依我看,还得是北平!”

“我支持领袖的看法。”姜立呵然一笑,事实上,关于未来民国的都城,姜立也没有太多的看法,一切要依据时势,姜立之所以先北后南,一是想让日本和英美多狗咬狗一阵。另外也是想腾出手来,收拾了关东军,还有朝鲜,韩国的日军。让前清政府的属国重新归于华夏的羽翼之下。

“从军事上的角度来讲,北方交通相对便利,南方水乡,作战多有不利,不适合西北军大兵团的迅行动,西北的机械化部一时间也难以展开。至于南面,虽然暂时不直接用兵,不过早几年,我在南洋也布置了不少棋子,军事上暂时不作如何要求,到是日军一旦南下,对于南洋的华人华侨也是一次灾难,这几年华人华侨为西北的建设,还有民族抗战,作出了不少的牺牲,咱们不能让他们的血白流,西北要抓紧与他们的联系,尽量安排他们的物资与人员的撤离。这方面现在蒋委员长没精力去做,咱们要做好。”

“嗯,党不会亏待有功之人。”周总点头道,对于南洋华人华侨的贡献,所有人都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西北的实业,这些远在海外的人出力颇大。

在西北的幕后推后下,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时间比起历史上提前了几个月。为了让日军放手南下,姜立暂时也离开了中原战区,与领袖等人一起视察了川北,绥远,新疆等地的军队与石油,钢铁矿区。随着钢铁供应的迅增加,在西北潜心培育多年的汽车产业链下,动机行业也开始得到了长足的长劲。使得西北的战斧,突击炮在1941年的总产量突破了1ooo辆的大关。当然,其中以易于生产,成本更低的剑式突击炮为主。

比竟比不得列强的生产能力。若不是西北在突击炮的工艺与制造流程上有所突破,估计此时还局限在一年六七百辆的产量上,别小看这小小三百辆的差距,三百辆,某种程度上已经能决定北方一场中大规模战役的成败。西北军工基本释放在6军与空军上,相对而言,此时西北倾注在6军与空军上的人力物力,资源已经过了日本6空军。在充足的资源供给下,后面西北坦克,突击炮的产量将保持不低于百分之三十的递增度。

“嗖嗖.....”在一辆牵引式卡车后面低呈仰角喷射出大量火箭弹的射器中,拖着长长尾巴的火箭弹在空中尖啸着向目标区域****过去。虽然停放的卡车有十辆车曳式多管火箭炮,不过兵工厂也没有奢侈到搞个一次性齐,毕竟弹药对于此时的西北而言,也是不便宜的。

“这是兵工厂新试制出来的多管火箭炮,采用的两排合计18根射管,弹药口径为12omm。不过这种射有些太过浪费弹药,准确率不高,只能用密集的火力分布对敌军阵地进行覆盖性射击。由于对弹药的消耗太大,暂时不建议大量装备到部队里面,以免给后勤带来更大的压力。”这些年一直主导着西北军工产业的陈靖国向姜立等人建议道。

“再看吧,看能不能改进,其实德国那边也生产了相关的武器,苏联也有。情报部队听说火箭弹口径可以稍微放小一点,以加大其火力密度,你们可以实验一下。”姜立点头,拍了拍厚实的大卡车说道。虽然他进行了诸多的布局,在西北这样相对落后的地方,诞生了飞龙,腾龙这样的优秀战机,还有潜龙这样正在完善的划时代产物。但西北的精力毕竟有限,至少在多管火箭炮上,虽然也已经走在此时交战各国的前列,但比起苏联的二十四管喀秋东海火箭炮无论在口径,还是在数量上,都要逊色了一些。

“凝固******研制得如何了?”

“研究室那边这几年一直在研制,不过爆炸威力一直让人不满意,目前还在进一步的改进当中。”陈靖国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