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625 秦京茹进四合院(2/4)

后准备给洪老师倒。

“这个不喝了,下午还要上课,学生们见了不好。”

“好,那就留着晚上喝。”

杨小涛把酒瓶放在一旁,招呼着吃饭。

等吃完饭,冉秋叶收拾桌子然后哄着小端午,太爷去屋里睡会儿,杨小涛两人出门走走。

“杨老师,上次你说玉米的事,可有答案?”

洪老师一边走着一边询问,杨小涛点头。

上次两人就北面大规模种植玉米的是探讨过,只是时间紧,没有细说。

“洪老师,我觉得,种地可是一门学问。老祖宗都留下二十四节气,说的就是什么时候干什么事。”

“这里面的道理,放在现代无非就是温度,光照,雨水几个因素。”

“您想想北边,那里什么情况?什么天气?什么温度?”

“所以,我觉得一些地方,如果强制种植玉米种植并不会获得收成。”

“就像一些地方光照不足的话,玉米就不会抽穗。”

杨小涛说着,一旁洪老师不住的点头,显然很是赞同。

要说哪个民族种地的历史最悠久,那除了汉文明再没别人了。

祖先都知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现在人更清楚。

“你觉得,他们会成功吗?”

洪老师意有所指,杨小涛没说话,只是摇摇头。

两人又走了一段,来到村外养殖场,看到杨辉正带着几个人往池子里洒水。

天太热,蚯蚓喜阴凉,所以需要经常加水。

“涛叔,洪老师。”

杨辉见了赶紧过来打招呼,顺便说起养殖场的情况。

“这些蚯蚓已经长了一个月了,现在池子里好多小蚯蚓。”

杨辉说的开心,因为这些都是养猪的肥料。

杨小涛点头,随后拿过铁锹找了块地方抄下去,不少蚯蚓被捞出来,摔在地上挣扎着。

蹲地上扒开泥土,里面大的小的红色蚯蚓一堆。

伸手扯出两条大蚯蚓,一手长,小指头粗,头部位置还有个白环。

“差不多了!”

杨小涛将蚯蚓扔回池子里,随后拍拍手对杨辉说道,“再过一个周,就可以捞出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着,这种大的,有白环的放回去,它们还会生小蚯蚓。”

“这些差不多大的,拿出来放太阳地里晒晒,干了磨成粉,就可以喂猪了。”

“一次放半斤,掺在猪食里,够十头猪吃的了!”

杨辉在一旁点头,这些杨小涛跟他提过好几次。

倒是洪老师在一旁记在心里,等着回去记下来。

这些,都是知识,经验。

将来有大用。

两人随后去养殖场看了看,现在有母猪六头,小猪二十来个,成猪八头。

等过了年,这个数量还会翻倍。

按照杨小涛的预计,只要四五个月,就能出栏,而且体重能够超过一百五十斤。

这在当下,已经是高出栏率了。

两人转了一圈,这才回去。

秦家村,村口。

秦京茹背着一袋玉米,回头看了眼父亲,咬着嘴唇。

秦父同样看着秦京茹,面色中带着忧愁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