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百三十七章 孙绍祖:这永宁侯,手段竟如此酷烈?(2/5)

古铜色,浓眉大眼,说道:“父亲,朝廷的京营骑军到了。”

“点齐诸将,随为父前去迎迎。”蒋子宁面色澹然,沉声说道。

大同有兵定额兵制七万,实际兵丁则不过五万五千左右,但几乎是实兵实饷,毕竟是边关,也不敢贪墨、克扣的太过严重。

当然,为了贴补家用,蒋家以及镇将与大同卫、晋商,一同向着草原的察哈尔蒙古走私货物。

其中也免不了有向女真走私之事。

换句话说,不像王承胤在太原还要受到山西一众军政大员掣肘和监视,大同方面的军将与蒋子宁几乎成了利益共同体。

贾珩再想如先前解决太原问题一样,就不大容易。

蒋子宁一边儿披上盔甲,一边儿说道:“我们家与贾侯原是世交,如果不是贾家不许,我们家与贾家还就成了亲家。”

这是说着当初蒋子宁曾经托王子腾的儿媳妇到贾府为元春提亲,但被贾珩所拒的事。

蒋帆感慨道:“父亲,这贾侯起势也太快了,当时还不是伯爵,而后在河南、江南连战连捷,一跃而封侯爵。”

语气之中,不无艳羡之意。

“这等承祖宗余荫的武勋子弟,哪怕是偏支,也容易在圣上跟前儿冒头。”蒋子宁将头盔戴在头上,虎目闪烁,声如洪钟说道。

贾侯的发迹之始就是从整顿京营,裁汰老弱,点查空额开始,到了大同之后,如果清查空额,他蒋家又该如何应对?

而此刻扬威营都督佥事庞师立,领着五千骑军,在大同城门之前,勒停了缰绳。

作为王子腾掌京营时代的旧将,原为扬威营参将的庞师立,虽然得贾珩不计前嫌,而继续委重,但先前在河南平乱之战中表现不嘉,回京之后并未升迁,而等到江南之战与多铎带领的朝鲜水师以及海寇等战事中才渐渐立下功劳,积功至都督佥事,终于迈入京营高阶将校的门槛。

相比谢再义、蔡权这等后来居上的贾珩亲信的升迁速度,一个都督同知,一个都督佥事,自是不及,但勉强算是有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十二团营的都督都是开国勋贵、如汝南侯卫麒,太宗年间的勋贵,而是多是虚掌兵事,还有一些团营都督多为老将,受制于兵部和五军都督府。

“庞将军,大同的镇兵出来了。”身旁的副将开口说道。

庞师立点了点头,翻身下马,将缰绳扔给一旁的亲兵,说道:“蒋总兵。”

论官阶,自是蒋子宁的官阶高,而且爵位也是一等男爵。

“我等见过庞将军。”大同总兵蒋子宁以及一众将校向庞师立抱拳行礼。

庞师立以及身后的副将扬威营参将丁象,朝着大同方面的将校还了一礼,说道:“大将军随后就到,派我等快马驰援。”

庞师立显然不苟言笑,但其人身上的英武气势,仍让在场将校不敢小觑。

尤其打量着身后的大队京营骑军,都是行伍中人,自是一眼看出,堪称骁锐。

蒋子宁笑了笑,伸手相邀,说道:“庞将军里间请,屋内已经准备了酒宴,为京营的弟兄接风洗尘。”

众人说着,骑军浩浩荡荡地进入大同城,引至屯驻之地。

蒋子宁牵着手中缰绳,对着一旁并辔而行的庞师立说道:“大同这些年虽然少历险情,但修缮坚城不辍,这些都是近些年加固的,颇是费了不少人力、物力。”

就这般,蒋子宁一路介绍着大同城内的城防设施,以及大同的兵丁布防。

其实,蒋子宁贪墨以及走私得来的利银,还真拿出来一部分投放到城池上,这毕竟是蒋家的地盘。

至于向朝廷请求拨付,指望朝廷拨付就不用想了。

庞师立问道:“城中可有容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