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百二十章 贾珩:问你,你也不会说……(2/5)

一股艳羡。

贾母笑着看父女重逢的一幕,轻声道:“玉儿,你爹过来,你们好好说说话。”

林如海上下打量着黛玉,笑道:“玉儿,比着在江南时候又长高了一些。”

虽在江南见过,但林如海在扬州操心盐务事宜,父女两人其实见面不多,勐一见,发现黛玉又长高了一截。

不得不说,黛玉这个年龄的女孩儿,几乎一天一个样,过了年以后,原本韶颜稚齿的脸蛋儿还有几分稚嫩,如今一眼看去,已有几许亭亭玉立的意味,而郁郁眉眼间更有一股柔美的女儿家气韵无声流溢。

那种我家有女初长成的喜悦,在林如海心底涌起。

林黛玉近前而坐,迎着众人目光打量,芳心一时间有些娇羞,粲然星眸满是好奇之色,说道:“爹爹什么时候到的?”

“也就刚到,到你外祖母这边儿看看你,如今见到你好好的,我也就放心了。”林如海笑了笑,温和道。

秦可卿这会儿也向着林如海行礼,说道:“见过林姑父。”

林如海则是起得身来,朝着秦可卿点头致意,这是对一位武侯夫人的尊重。

贾母笑意慈和地看向秦可卿,笑着说道:“可卿,你可是稀客,好久都不来我这荣庆堂一回了。”

这荣庆堂,秦氏过去并不时常来,如今倒是有些破天荒头一回的意味。

秦可卿落座下来,笑靥似花道:“最近临近过年,府上事务繁芜,多少有些抽不开身了。”

“这都快过年了,珩哥儿没过来吗?还是说你没有寄送过去书信。”贾母又关切问道。

秦可卿柔声道:“昨个儿送了书信,说是快回来了,但也没有具体说着日子,也不知能不能赶在上元节前回来。”

凤姐笑了笑道:“珩兄弟离京时候,不是说过能赶上元宵?”

秦可卿轻笑道:“应该是吧,金陵离这边儿距离也不少远。”

贾母转而一脸笑意地看向凤姐,问道:“凤丫头,后院请了戏班子吧?这大过年了,也得热闹热闹才是。”

凤姐笑了笑道:“蔷哥儿南下买来的戏班子,即刻就能唱着,等会儿在天香楼唱着戏,老太太等会儿一同过去听戏。”

贾母笑了笑道:“如海,等会儿晌午一同吃点儿饭,也听听戏。”

林如海点了点头,算是应下贾母之言,不过等下也是和贾政一同谈论朝局。

不提贾家与到京的林如海叙话,却说韩宅,书房之中——

韩癀站在轩窗之前,负手而立,眺望着外间绿意盎然的芭蕉树,低声说道:“李阁老到了哪儿了?”

“已经入了三辅,这两天应该能到京城。”颜宏在不远处回道。

韩癀闻言,手捻颌下胡须,一时沉默不语。

自他帮着天子拟诏分江南为两省之后,内阁首辅任命之特旨尚未降下,而李瓒偏偏这时回京,又是载誉而归。

虽说应该不会反复,但天子心思也难说。

颜宏近前一步,低声说道:“兄长,林如海最近也进京了,林如海与永宁侯是姻亲之家,进京之后,贾党定然势大,兄长为何不反对李守中担任安徽巡抚?”

现在的贾珩,不知不觉在一些清流文臣眼中成为了贾党的魁首。

如封疆大吏有着史鼎、李守中两人,现在又来了一个林如海至户部为官,声势更壮三分。

如果再加上贾政的通政司通政、工部侍郎的秦业,贾党之说还真有几分可信度。

或者说原本贾代善和贾代化兄弟苦心经营的底蕴遗泽,除却王子腾之外,皆为贾珩这位新任贾族族长继承并发扬光大。

可以说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再次引起了一些文臣的警惕,或者说是浙党的侧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