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百八十一章 如是左右一团和气,反而是取祸之道(2/5)

经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扛把子。

史信面上带笑,说道:“子玉过誉了。”

双方寒暄而罢,落座下来。

贾母笑道:“你们爷们好好说说话。”

这亲戚来往和谐的一幕自然是贾母所乐见,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虽说同气连枝,但在贾母心头也有个亲疏远近。

比如王家就不用说,总想着吸贾家的血壮自家的势。

而史家则是一门双侯,自成体系。

其实,在原着中,史家除了让湘云做针线活贴补家用外,整体并没有太大的黑点,当然在残酷的世道儿,无能本身就是最大的罪过。

史鼐点了点头,目光投向贾珩,说道:“子玉昨日让老太太打发人过来,说五城兵马司最近出了个缺儿?”

贾珩解释道:“我有个表兄要调任京营,中城副指挥就空了出来,想着上次世伯上次来府中提及过信表兄想要调回京城,就想着倒也合适。”

史鼐闻言,点了点头,道:“有劳子玉费心了,信哥儿他老子一直说这个事儿,但没有合适的机会,如今到五城兵马司,也算得偿所愿了。”

说着,看向一旁的史信,板着脸告戒道:“你到了五城兵马司,要用心任事,不要给子玉丢了脸!”

史信起身,连连应是。

贾珩面色顿了顿,道:“其实还有件事儿想问问世伯。”

年初之时,南安郡王与史鼐前往西北查边,也不知这边军究竟是怎么整饬的。

至于史鼐会不会如实而言?

史鼐与南安郡王还不一样,贾史王薛同气连枝,荣辱与共,更不要说,他帮着史鼎放了大员,而保龄侯史鼐如果还想在军机处想要出头,还要借他之力。

史鼐闻言,目光微动,心头涌起一股猜测。

贾母笑了笑,说道:“子玉,宝玉他老子去了工部衙门,你们去梦坡斋的书房叙话,珩哥儿,回头老身还有件事儿和你说。”

听昨个儿的丫鬟说,那园子那般大,庭院那般多,让宝玉进去好好读书,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嗯,贾母真是没有放弃这个念头,因为虽然借了宁国府一部分园子,但荣国府也是出了不少银子的。

让宝玉进去住住,怎么了?

梦坡斋,书房

贾珩与史鼐在嬷嬷的引领下,进入书房,双方再次落座,小厮上了香茗,退出书房,一时间就剩下贾珩与史鼐以及史信三人。

史鼐看向史信,说道:“信哥儿,你去外面守着。”

“是,伯父。”史信拱手应着,离了书房,站在门口。

史鼐放下茶盅,目光定定地看向那少年,问道:“子玉寻我可是为着军机处的事儿?”

他不认为先前没有来往的少年,能有多少私事需要问他。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世伯,确实有些军务的事儿要询问世伯。”

“哦。”史鼐闻言,心头微动,正襟危坐,静待其言。

贾珩面色沉静,道:“世伯先前整军,观阅军容,可知固原、延绥等镇军兵战力几何?经过整饬之后,可堪大用?”

史鼐默然片刻,整理着言辞,道:“子玉,西北边镇苦寒,地广人稀,况经年以来,少历战事,军卒久疏战阵,领兵军将常年戍边,日子清苦,故而大多吃着空饷,急切之下尚不好大动干戈,而且两镇兵马定额也才不过将将十万,我前往查察之时,吃空额有着三四成,已经斥令两镇总兵后续补额、削减两成,如今尚不知是何情形。”

相比大同、太原,固原、延绥军镇的边防压力就要弱上许多,因此两镇的兵丁经制不多。

贾珩问道:“世伯前往边镇之时,可曾以国法纲纪雷霆处置一些军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