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百五十四章 崇平帝:……朕久厌之矣!(3/5)

看向少年,说道:“子玉,户部还缺一位堂官主持部务,朕打算点林如海为户部部堂,你以为如何?”

尚书和侍郎都为部堂,这显然是在说户部侍郎。

贾珩默然片刻,迟疑说道:“圣上,林御史与臣为姻亲之家,臣不好妄言。”

他说的是贾敏与林如海,而不是他跟黛玉。

“举贤不避亲,子玉尽可畅所欲言。”崇平帝道。

贾珩沉吟片刻,说道:“林御史初在扬州一待六七载,于盐务一事,倒是兢兢业业,历年盐课税银,向无疏漏,此次推行新法,与齐阁老为之上下奔走。”

他能叙说自己知晓的,不会添油加醋。

崇平帝沉吟说道:“林如海当年为御史时就以刚直敢谏而称,这巡盐御史还是朕亲自所点,原也是想着他能在淮扬有一番作为,如今淮扬新制大行,也算功成身退,等明年调入户部。”

按着林如海先前的四品左佥都御史职位,以整饬盐务之功升至正三品也不算突兀,虽然属于户部大部。

贾珩拱了拱手,也不多言。

崇平帝打量着对面的少年,忽而问道:“甄家的四丫头在你身边儿?”

贾珩面色不变,从容说道:“正要和圣上所言,甄老太君拉着微臣的手,临终相托,臣原无意,后来甄家出事以后,甄溪才到微臣身旁。”

崇平帝听着少年之言,沉吟片刻,说道:“甄家这些年贪渎奢靡,不知收敛,仗着为皇亲国戚,在江南挥霍无度,横行不法,累受皇恩,何尝为国分忧解难,谋计一日?于甄家,朕久厌之矣,但上天有好生之德,罪止甄家四兄弟,朕并无迁怒其家卷之意。”

贾珩道:“圣上气度恢弘,甄应嘉等人具实供出近些年的贪渎情状,臣先前已着人将卷宗递送至京,如今抄检之财贮库至内务府,虽未尽数填补亏空,甄家如今的确家无余资。”

天子绝对与气度恢弘不沾边儿,甚至有些睚眦必报,一个“朕久厌之矣”基本就在说道:

朕已经忍他们很久了!

崇平帝沉吟说道:“戴权,让内阁拟旨,甄应嘉流至云南,甄韶、甄铸充军贵州,甄轩徒三年,甄家为官之男丁交部议处,余者不罪。”

戴权拱手应是,然后打发着一个内监,吩咐着内阁拟旨去了。

直到此刻,甄家的处置彻底尘埃落定。

而这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贾珩的戒勉,倒不是因为甄溪一事,因为原本有着甄晴和甄雪这两位王妃在,怎么也不至于太难堪。

仍然是贾家,如果没有贾珩的出现,奢靡无度,纨绔膏粱遍地的荣宁两府最终也逃不过这个结局。

崇平帝说完此事,目光亲切看向对面的少年,温声道:“随朕去后宫,咸宁这会儿估计也和她母后见过了。”

子玉虽是少年郎,且又少年得志,但并未沉湎女色,此去金陵倒也没有听说在秦淮风月中流连忘返,想来那甄家四姑娘的确是甄老太夫人的自保攀附之策。

他既是九五之尊,可也是父亲,止儿过门以后应该不会受着什么委屈,至于秦家女,听容妃说也不是河东狮的性情,在府中只是时常玩着麻将,与世无争的性子。

嗯,自从认下贾珩为女婿以后,容妃自然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宁国府那位元配的性情。

贾珩也随着崇平帝向着后宫而去,心头轻轻松了一口气。

有了个皇帝岳父以后,连他去找甄家女都特意过问了一下。

坤宁宫,殿中——

宋皇后与端容贵妃与咸宁公主、清河郡主以及沉氏和宋妍母女用罢午饭,正在品茗叙话。

严以柳也在一旁陪着婆婆,只是脸上神情虽然见着微笑,但却有些心不在焉。

心底正在思忖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