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八十二章 贾珩:薛家的人?哪个薛家?(3/5)



而在布加路吩咐着侍卫长前往广州城时,就在濠镜一座汉人开设的客栈中。

锦衣南镇抚司锦衣千户赵毅,进入厢房之中,看向坐在窗下的桌子上,正在聚精会神研究着火铳的军器监的监丞徐庭业。

“老徐,吃饭了。”赵毅笑着了笑,从食盒中,将几个菜肴的碟子摆放在几案上,不由感慨道:“弄这些菜样可不容易,让手下兄弟跑了几条街。”

徐庭业放下手中的火铳,目中见着惊叹之光,翻来覆去抚着火铳,道:“这红夷人的火器,的确有独到之处,你瞧这这枪管顺滑的和女人的手没什么两样。”鴟

赵毅脸色一黑,忍不住笑道:“老徐,你这是什么比方?出来久了,这是想女人了?”

两人从神京城中,经过大半年来到濠镜,早已渐渐熟悉,平常开着一些玩笑。

徐庭业叹了一口气,感慨道:“当年我大汉神机营就取法于红夷,建造弗朗机炮以及其他火铳,后来历过百年,人家已将火绳点燃,改成以燧石点火,只是这种铳管不好铸造,还有枪弹,同样不好大量制造合用的。”

在明代末年,火器研究专家毕懋康制作了燧发枪,此刻已是崇平十五年,也就是十七世纪中期,而燧发枪已经广泛装配至法国军队。

而这种枪械也为葡萄牙人装配了一些。

赵毅拿起筷子,好奇问道:“我汉国能造这种火铳吗?”

徐庭业摇了摇头,道:“枪弹其实还好说,但铳管制艺,匠人技艺熟练与生疏不同,难以形成一定的铳管制艺,就连寻常的鲁密铳和鸟铳,铳管都时常有炸裂之忧。”鴟

这是火器在这个时代的弊端,作战不够稳定,纵然到了清代,火器也是作为弓射补充。

赵毅道:“我泱泱大国,竟连一个铳管都造不好?”

徐庭业叹了一口气,并未说话。

另外一边儿,贾珩在广州锦衣府千户所稍作歇息之后,就随着粤海将军邬焘前往粤海水师所在的番禺卫港。

此地修建有水寨,舟船水师在整个水寨港口中停泊,贾珩一路视察了舟船水师以及驻寨的步卒,见过了一众将校。

粤海将军邬焘道:“永宁伯,水师现在是艰难了一些,水卒大约有着两万五千人,并未全部在港。”

贾珩看了一眼邬焘,心道,这些舟船水师帮着你邬家还有广州的富商巨贾做着走私生意去了吧?鴟

“精神头儿还不错,不知装备军械之后的作战水平如何。”贾珩道。

邬焘道:“实不相瞒,粤海这边儿除了一些海寇肆虐,并未打过大仗。”

贾珩面如玄水,不置可否,问道:“晌午了,先去县城看看。”

粤海将军邬焘闻言,心头暗暗松了一口气,然后领着大批官员簇拥着贾珩前往番禺县城。

刚入县城,途径一排依托港口而建的房舍官署,忽而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吵闹之声。

“尔等凭什么扣我们的货船?”一个管事模样的中年人,在几个青年仆人的陪同下,高声唤道。

“朝廷严查走私,凡入境船只有所夹带,连同货船一体扣押,我不是和你说了,你们怎么还过来?”那书吏压低了声音,吩咐着几个差役,呵斥道:“快回去。”鴟

“你给我们说清楚,大汉究竟哪一条律法规定,不能携带礼物从海外归来。”这是一个少女的声音,娇俏中带着几分天然而生的酥糯。

“这是隆治二十九年的敕令,朝廷就是这般规定的,要不你们交五百两银子赎船,要么就船只和货物一律充公,快走,快走。”那书吏见远处一些锦衣和军将簇拥而来,一时慌了神,对着周围对峙的差役道:“赶紧将他们撵走。”

先前主簿大人提及,一位京里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