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82章 贾珩:好在……现在还不太晚(5/6)

稀,夜色沉沉,各房的丫鬟已经点起灯笼,夏夜晚风带着热气扑打在脸上,让人醺然欲醉。

用过晚饭的贾珩,来到书房,落座在书案之后,抽出锦衣府递送而来的扬州盐商或者说扬州盐政的情报。

「江桐、黄日善、黄诚、鲍祖辉、马显俊、程培礼、萧宏生,还有一个两淮盐运使刘守温,其人是太上皇的嫔妃庄妃的本家侄子,而前任盐运使郭绍年,则是太上皇贵妃所生之女会稽公主的驸马,当然年龄已经很大了,前不久已经致仕。

太上皇子嗣众多,除却晋阳这位天子亲妹外,还有其他妃嫔生了不少公主,自有驸马尚配,年龄最大的,都四十多岁。

「所以这还真是重华宫的钱袋子,怪不得天子举棋不定,拖延到现在。」贾珩目光幽沉,思忖着。

如果不是崇平帝渐渐掌控皇权,只怕要等太上皇驾崩之后,开始对四王八公,江南甄家一网打尽,但可惜.回天乏力。

「郭刘二人现在就居住在金陵,不显山不露水,那么围绕着他们身边儿的还有其他官员,如管理南京盐引勘合的南京户部,扬州地方官员还有盐商,这些人彼此勾连,怪不得是一本烂账。」贾珩目光似穿过手中的情报簿册,猜测着这些盐商的手段。

向运库拆借银两,然后拿出一部分银子贿赂南京户部的官员,然后太上皇的白手套也趁机勾结,然后将盐运司闹出亏空来。

而崇平帝派林如海巡盐,就已经要收回地这部分权柄,但林如海性情还有些绵软,或者说朝局使然,双日悬空的局面让崇平帝不得伸展。

「彼等盐商先前下毒暗害的手段,可以看出,掌控了钱财的盐商已经培植了私人武装和杀手死士。」贾珩望着窗外的夜色,思忖道。

对这些人就不要玩什么阴谋诡计,铁拳砸下,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至于其他,可能需要顾忌一些太上皇的颜面。」贾珩思忖着。

随着掌控的信息越来越多,对崇平、隆治年间的所有朝局彻底梳理清脉络,再无迷雾。

崇平帝即位这十几年,前五年就是忙着坐稳位置,剪灭太子、赵周二王等人的党羽,在这个问题上,太上皇也基本是默认,哪怕为了大汉社稷,也不能再三心二意地胡乱折腾。

而后,崇平帝以大义名分,摆平文官集团,科举选用、提拔大批文官,分化拉拢武勋,开始与太上皇残余实力在京营领域最后一次博弈。

双方为了维持国势日衰的陈汉朝廷,心照不宣,斗而不破。

直到太上皇年近古稀,已至暮年,许是真的是没心思再争斗下去了。

他恰好整军功成,阅兵扬武,才将最后一丝权力的拼图彻底移交给崇平帝,而南安、北静等心思各异的武勋,至此也全部见机倒戈向天子。

可以说,崇平帝继位这些年,就是一个不断清理、扫荡太上皇残余势力的过程。

「老而不死是为贼,如果当初一下子驾崩,也不会造成双日悬空的朝局,两种执政思路互相掣肘,老人稳重,青年激进,然后生生把激进的青年也熬到了中年,被近些年的天灾人祸弄得心力憔悴,新君大刀阔斧、扫除积弊的窗口期丢失,然后错过振奋有为的时间,回天乏术。」贾珩放下手中的簿册,心头对陈汉崇平、隆治两朝以及将来的事情思索着。

哪怕是太上皇驾崩后,因为大环境的问题,甄家、贾家抄

没的钱财才有多少?

宁荣两府一箱箱当票,靠典当度日,因为国事日颓,覆巢之下,再无完卵。

大汉军力也没有彻底改观,南安郡王出兵被俘,探春远嫁,起视四境,贼寇遍地,烽烟四起,已经积重难返,大厦将倾。

纵观陈汉国势,从辽东之失再到夺嫡之争,真正应了一句话,这样一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