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子色难,臣背其锅(3/5)

微动,忽地在秦可卿耳畔说着。

秦可卿粉面一红,道:“夫君,这怎么可以,乾坤有序,哪有……”

“我今天东跑西跑,身子有些累,不大想动。”贾珩轻声道。

秦可卿:“……”

……

……

梨香院,夜色笼罩,厢房中的灯火映照着两道孤影,分明是薛姨妈正自坐在床榻上唉声叹气,而宝钗在一旁劝说着。

宝钗在一旁劝说道:“妈,珩兄弟都答应了,明天一早儿寻找,哥哥应不会有事的。”

薛姨妈叹道:“可这一夜,也不知你兄长,你说珩哥儿怎么就……”

宝钗玉容微顿,柔声道:“妈也不想想,为了自家亲戚,大半夜里,派兵惊天动地的,这若是传扬出去,也好说不好听。”

薛姨妈闻言,倒是愣怔了下,似乎觉得也说得在理,许久,看着宝钗,轻声道:“乖囡,你素来是体谅人难处的。”

宝钗轻轻叹了一口气,轻声道:“妈,早点儿睡吧,明天一早儿还要寻找哥哥。”

薛姨妈点了点头,不再说其他。

……

……

翌日,天光大亮,随着贾珩之命传至果勇营,果勇营派出了大批军卒入山,搜寻行军主簿方冀、倪彪、薛蟠等人的下落。

而大明宫内,午朝朝会上,却已百官汹涌,弹章如潮。

经过一夜及半天发酵,文武百官挑灯夜战,写好了奏疏,就等着午朝朝会上弹劾王子腾。

大明宫中,殿中,崇平帝一身明黄色龙袍,端坐明堂前的雕龙御椅上,看着下方一直延伸向殿外的文武群臣。

贾珩同样在武官队列中,其实他并不太想参加这种朝会。

但他作为昨天平叛的当事人,以便接受群臣询问,不出席又不行。

此刻殿中虽因门窗开着,地暖热气存不大住,温度多少有些低,但仍然无法冷却殿中众臣一颗兴师问罪的火热之心。

“臣,兵科给事中郭璞,弹劾京营节度使王子腾,该员将兵无方,治军无能,识人不明,志大而才疏,专权而自恣……委整兵之任于李、姚、岳性贪鄙酷烈之徒,分权于方、纪好纸上谈兵之辈,致昨日激起京营哗变,乱军狼奔豕突,神京人心惶惶,禁中侧目而视,如非圣上德威庇佑,人望所归;李阁老运筹帷幄,赴险如夷;云麾将军星火点兵,力挽危局,几容此无能辈酿成塌天之祸!臣,请圣上严治王子腾误军之罪!”兵科给事中郭璞率先开炮,手捧笏板,出班奏道。

贾珩置身武官队列中,面色淡漠,思忖着:“如论喷人,还是得这些科道言官。”

他有时候都佩服这些科道言官的嘴巴,弹劾之词抑扬顿挫,王子腾、皇帝、李阁老、他,在这场变乱中的表现,一个不落,顺序同样一丝不乱。

而此刻站在武官队列中的的王子腾,脸色阴沉,一言不发,恍若没有听到般。

他在昨晚就已经预见到了这一幕,京营哗变,百官群起攻之,但没想到这般快。

上午时就被传旨太监,召至朝殿,接受询问。

不过,他因此事而全家罹难遭劫,忠于王事却落得众臣非之的田地,他就不信圣上一点儿情谊都不讲。

抬眸偷瞧了一眼上首正襟危坐的天子的脸色,但见天子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王子腾心头稍稍松了一口气,如是这般,未尝没有转机。

然而,还未等王子腾多言,户科给事中姜宣紧随其后,持笏板出班奏道:“臣,户科给事中,姜宣,弹劾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尸位素餐,庸庸碌碌……”

王子腾一听此言,原本自诩一潭死水的心湖,瞬间掀起惊涛骇浪,回眸死死盯着户科给事中姜宣,一股怒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