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371章 顾若清:这人每次都这样(3/5)

另一边儿,朝鲜国王李渊以及手下的大臣,此刻正在议论着卫国公与他率兵而来的江南水师,或者说下一步的进兵动向。

朝鲜的复国遗愿,无疑是是相当迫切的,恨不得一下子打进王京城,还于旧都。

议政府左议政林季出得班列,说道:“大君,虽说汉廷兵马精锐骁勇,但兵力未必少了一些。”

右议政宋旭开口道:“是啊,大君,最终还是要以我朝鲜兵马为主力的。”

李渊并没有说什么,而是转眸看向一旁的金堉,问道:“金卿,你怎么看?”

金堉苍老面容满是思索之色,说道:“大君,卫国公乃是大汉这几年的军机重臣,这般安排一定有自己的深意,大君还是当信任卫国公才是,况且,汉虏互为敌国,汉廷比我国还要想平灭女真。”

在场一众朝臣,闻听此言,纷纷应是。

李渊道:“金卿所言甚是。”

金堉苍声道:“不过先前,老臣却听到那卫国公之言的令人耐人寻味之处。”

李渊脸上现出一抹诧异之色,问道:“有何耐人寻味之事?”

金堉眉头皱成“川”字,道:“卫国公口中所言,未对大君以国王相称。”

李渊闻听此言,眉头皱了皱,似也有几许反应过来。

而在场一众朝鲜文臣,脸上纷纷现出丝丝缕缕的疑惑之色。

此刻,后知后觉而察,发现的确如此。

金堉想了想,温声道:“老臣以为,应是王国未曾得以册封,而中原大国,向为礼仪之邦,最是在意名正言顺之事。”

李渊闻听此言,点了点头,清声道:“待还都王京之时,我亲自递送国书给大汉,请求汉皇册封。”

而这位少年国君身后不远处的张信,脸上则是渐渐现出一抹疑惑。

显然没有想到,李渊竟然条理清楚,对答如流。

事实上,这位少年国君虽然年幼不知事,但已现出许多早慧之相。

金堉那双苍老目光闪烁不停,温声道:“大君不必担忧,我朝鲜为大汉牵制着女真,为其平灭满清,也提供了不少助力。”

李渊沉吟片刻,道:“金卿所言甚是。”

这时,李渊有些乏了,暂时离了议事厅堂。

而后,金堉返回书房,寻了幕僚进入书房,关门议事起来。

其人,乃是金堉在忠清、全罗两道担任观察使之时的主簿和参军,名唤徐玄章,魏敬言两人。

金堉苍老面容上同样现出思索之色,道:“这卫国公为何给老夫一种难以揣度之感?”

徐玄章道:“老大人,可是觉得这位卫国公对我朝鲜的态度不够热切。”

金堉苍老面容上现出认同之色,清声道:“中原上国,又是柱国勋贵,不热切也是应有之义,但如现在这般,却如云里雾里,让人猜之不透。”

他总觉得那卫国公并不想帮助朝鲜复国。

这位朝鲜的领议政,已经隐隐感觉到贾珩的态度,似乎有些暧昧。

当然,从表面上来看,并没有什么异常。

一旁的魏敬言,低声说道:“老大人,学生以为,卫国公应是想着让我朝鲜能够牵制满清兵马,以便汉廷以水陆两路大军平灭辽东,但最终发现…我朝野未能如愿牵制,倒也为此感到失望莫名。”

金堉闻言,点了点头,说道:“此言不无道理。”

魏敬言道:“不过等收复王京以后,我朝鲜也可出兵帮助汉廷平灭辽东,那时,也能不使汉廷轻视。”

金堉手捻颌下胡须,颔首道:“老朽也是此意。”

两国相交,要想让别国重视,关键是自身的实力展示。

……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