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370章 卫国公亲自而来,可当十万雄兵!((4/5)

老辛苦了。”

而此刻,贾珩也在锦衣府卫的簇拥下,行至近前,从马上下来。

李渊在金堉的陪同下,快步而来,道:“朝鲜国君李渊,见过大汉上国使者,卫国公。”

贾珩抬眸看向年仅冲龄的少年国主,朗声说道:“朝鲜世子无需多礼。”

李渊那张俊朗白净的脸上,倒并未见得丝毫异常之色,行了一礼,算是应了下来。

贾珩道:“本国公奉大汉皇帝之命,率军驰援贵国。”

待寒暄而罢,贾珩率领江南水师浩浩荡荡地进入城中。

……

……

暂且按下贾珩领兵驰援朝鲜不表,却说朝鲜,王京——

此刻,在宫苑的偏殿中,人头济济,议论纷纷。

鳌拜已然得知了汉军派出兵马驰援李氏朝鲜一族的军情,正在召集一众手下的将校议事。

将校主要有鳌拜的二哥卓布泰、四弟巴哈、六弟穆里玛以及叔伯兄弟图赖,此外就是雅布兰等刚刚崭露头角的年轻将校。

这些将校都是鳌拜的核心部曲,也是随着鳌拜一路出生入死的生死弟兄。

鳌拜面容雄阔,颌下胡须如钢针扎起,朗声说道:“据探子来报,汉人已经向忠清道聚集,显然要集合兵马,打败我等,大家都议一议,应该如何应对。”

鳌拜的二哥卓布泰,面色微顿,朗声道:“依我看,这朝鲜不可守,现在国内正是用兵之时,我们自己的事都没有料理完,却要插手朝鲜之事,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鳌拜沉吟片刻,朗声道:“这是我与英亲王定下的动向,此外,英亲王,已是过去。”

卓布泰面色微顿,低声说道:“但现在不是刚开始了,汉人的兵马已经到了海州、盖州,兵锋直逼盛京。”

鳌拜浓眉之下,目光炯炯有神,颇见几许锐利,低声道:“撤兵的事儿先不说,如何退兵。”

卓布泰沉吟片刻,说道:“如今最好的选择就是撤兵。”

鳌拜已然有些无语至极,干脆不理卓木泰。

而这时,巴哈刚毅面容上现一抹思忖之色,开口道:“大哥,汉军这次援兵多少,领兵主将为谁?好对付吗?”

鳌拜浓眉之下,那双熠熠虎目咄咄而闪,朗声说道:“探事还未来得及的探察敌情,不过从海上的船只来看,似乎并不多,至于领兵主将,尚未来得及报告。”

鳌拜的六弟穆里玛则要精明一些,想了想,温声说道:“我看这汉人来势汹汹,只怕不好对付,而且先前在盖州、海州卫的兵马,都吃了败仗,此地不是久留之所。”

巴哈也眉头紧皱,直摇着大脑袋,道:“是啊,国内兵力捉襟见肘,我大军应该就派兵马驰援。”

鳌拜却力排众议,说道:“国内兵力不足,我们这边儿更应该在朝鲜王京坚守,为国内减轻压力,如果都收缩回去,汉廷自山海关出兵,再自辽东海州、盖州两卫进兵,又一路从朝鲜而来,三方夹攻,情况不妙。”

下方鳌拜一手提拔和栽培的大将,雅布兰,其人骁勇善战,果敢示人,沉声说道:“末将以为都统所言甚是,这里不仅是我们的近万兵马,此外还有朝鲜的十万军卒,足以给汉廷造成较大的阻力。”

鳌拜朗声道:“说的好。”

就在众人议论之时,忽而一个身高八尺的马弁从外间而来,拱手道:“都统,斥候的最新军报。”

鳌拜面色微顿,那双虎目之中渐渐现出讶异,瓮声瓮气道:“讲!”

“驰援朝鲜的汉廷水师,只有一万人。”那马弁拱手道。

斥候都是一些眼力和经验丰富的军中锐士,可以根据旗帜、队列、乃至船只的数量,大致估算出兵力数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