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362章 陈潇:在倒是乐在其中,难以自拔((3/5)

来势汹汹,敌军数倍兵力于我,贸然出城野战。”

在不知不觉中,曾经的女真在面临大汉时的心理优势,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渐渐荡然无存。

范宪斗摇了摇头,说道:“王爷这是被骗了,汉廷兵马当中,尤以京营最为精锐,这些年,与我大清相争,次次而胜,又征讨西北和硕特、准噶尔,连战连捷,勇武不在我大清八旗精锐之两黄旗。”

多尔衮颔首,表示认同范宪斗之言,说道:“范先生此言是啊,可我两黄旗也不过一两万人,而汉军……”

范宪斗轻声说道:“汉军京营不全是战力天下无匹,同样有强有弱,而且还要看何人统兵。”

多尔衮深有同感,说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如南安郡王那样,丧师辱国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在汉军众多兵马当中,其次就是九边之边军,最后才是江南水师,彼等在海上依仗火铳之利,对手多为海寇,难称精锐之名。”范宪斗迎着多尔衮的目光,苍声说道。

“以老臣以为,如果遏必隆出城野战,效我朝太祖、太宗,未必不能大破汉军。”范宪斗忽而石破天惊说道。

多尔衮瞳孔一缩,心头剧震,喃喃道:“大破汉军?”

这四个字,多尔衮自然知道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汉军在女真八旗精锐兵丁的冲杀下,落花流水,全线溃败。

一旦兵败如山倒,纵然那贾珩小儿有古之恶来之勇,也难挽败局。

多尔衮道:“本王这就派人知会遏必隆,全军出击,大破汉军。”

范宪斗点了点头,轻轻应了一声是。

然而,就在这时,从外间传来一道内监的声音:“摄政王,前线六百里加急,军报。”

盛京城也就是沈阳,距离盖州(营口)原就不远,此刻前线大败以后,败报没有多久,就经由从盖州城败逃的女真将校,一刻不敢耽搁地递送至盛京城。

多尔衮心头生出一股不好的预感,看了一眼不远处的范宪斗,同样从对方苍老眼眸中看出一些忧色。

果然,多尔衮接过军报,迫不及待地凝神阅览,只觉眼前一黑,难以自持。

范宪斗苍老眼眸中带着关切之色,问道:“王爷,未知军报上说什么?”

多尔衮面色颓然,目中带着不可置信,唏嘘道:“遏必隆手下的三万多兵马全折了,遏必隆也战死,只有几千兵马逃走。”

遏必隆是努尔哈赤的外孙,多尔衮辅佐新君福临即位以后,为了笼络人心,大肆封赏一众旧勋,原来这位在平行时空的大清没有捞到爵位的宗室外姓之人,也给封了个贝勒,以示亲厚。

范宪斗脸上神色也黯然起来,长叹一声。

他最担心的事儿,终究还是发生了。

三万精锐一下丧尽,这已是动摇国本,大清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多尔衮也是半晌没有反应过来,或者说,根本就不能相信。

自女真立国以来,从努尔哈赤十三副铠甲起兵,立三代基业,积攒了十几万八旗精锐,在这几年间,迅速折损。

至于如岳讬、多铎这样的女真亲王,更是先后陨落。

范宪斗忽而道:“王爷,保卫盛京吧。”

一句苍老中带着无限忧愁的话语,一下子唤醒了正在陷入某种状态的多尔衮。

多尔衮定了定心神,说道:“范先生,那朝鲜方面……”事已至此,难以挽回了吗?”

范宪斗面色凝重,道:“撤军,保卫盛京,否则基业不保啊。”

说着,又是咳嗽了几声,只觉心里憔悴。

多尔衮:“……”

“范先生。”多尔衮目光咄咄,点了点头,问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