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64章 南安太妃:随便扒拉一个,总能换回(2/5)

,目光扫向下方一众朝臣,沉声道:“诸卿,和硕特蒙古要以南安换回女真在我神京的使臣,可见西北与辽东两方来往密切,一旦将西北战事迁延日久,辽东与西北约为盟友,东西呼应,彼时,局势更为复杂。”

殿中群臣闻言,一时不语。

崇平帝安静片刻,掷地有声道:“朕决意听贾子钰所言,出兵西北!”

和硕特蒙古的议和之音,恰恰说明子钰先前推断一丝不差,和硕特蒙古正在征讨藏地,他先前只是错用了南安等人。

殿中先是安静半晌,而后议论不停。

但经过贾珩先前一通“翻旧账”,已经很少有人再站出来反对,只是暗暗摇头,多数都不看好此次战事。

韩癀眉头紧皱,心头不由涌起一股担忧。

不仅是对再次大败的担忧,也有对贾珩大胜的担忧。

崇平帝点了点头,沉声说道:“对于南安等人,可以女真使团向和硕特蒙古交换放归。”

他现在要问问南安等人是怎么带兵的,导致十万大军一朝全军覆没。

此言一出,殿中群臣面色就是微动,但却无人出言。

或者说,此刻的大汉群臣已经为坚持二征西北的翁婿两人,说不出话。

魏王见此,心头也松了一口气。

邓先生果然说中了父皇的心思,至于此次出征是否能大获全胜,毋庸置疑,平安州大捷和西北大败,都能有力地证明了大汉兵事,唯卫国公一人可信用。

崇平帝愤然道:“至于和亲一事,我大汉断不能与虏寇媾和!”

殿中群臣面色怔怔,默然以对。

崇平帝沉吟片刻,道:“内阁与军机处拟旨,以卫国公贾珩为平西大元帅,节制西北诸镇兵马,主持一应征讨和硕特蒙古事务,凡西北一应文武官员,皆可以天子剑先斩后奏!”

唯有如此,才能扫清子钰领兵的障碍,以往的无数事实已经证明过。

施杰率先出班,朝着崇平帝拱手道:“微臣遵旨。”

而韩癀暗暗叹了一口气,也出班领旨。

事已至此,只能祈祷卫国公此次出兵能够取得大胜。

贾珩也出班拱手领旨,心头也有些无奈。

仅仅是和硕特蒙古求和,就让文臣动摇,不得不说是颇为讽刺。

崇平帝而后将剑眉之下的沉静目光投向魏王,面色顿了片刻,说道:“魏王督军押送粮秣,随军出征。”

先前陈澄既然能帮着征西大军押送粮秣,魏王陈然前去押送粮秣,也不算突兀。

或者说,随着崇平帝的身子骨儿出了问题,对诸藩的考察、委用也变得迫在眉睫起来。

魏王闻言,面色先是一愣,旋即心头大喜,出班奏道:“儿臣遵旨。”

“诸卿退朝吧。”崇平帝此刻也有些神思困倦,说道:“卫国公与魏王留下。”

魏王心神猛跳了下,深吸了一口气,连忙平复下激动的心绪。

待众臣出了含元殿,心思复杂,步伐沉重地来到廊檐之下。

说话间,群臣三三两两在汉白玉广场上,忽而心头一动,发现不知何时,抬头之间,浩渺天穹之上密布的乌云渐渐散去,太阳忽而自云层中泄落下万道金色日光,照耀在大地上,一道彩虹在东方天际现出,化作一道七彩虹桥。

原本面色阴郁的韩癀看向那道彩虹,白净面皮微动,心绪莫名。

或许卫国公持出兵之论是对的,不能让西北虏患与辽东的建奴联合在一起。

一场关于出兵西北的午朝结束,在崇平帝与贾珩的推动下,终于确定了出兵之事。

或者说,汉廷群臣一开始就没有太多选择,因为贾珩这位从南方奔赴神京力挽狂澜的柱国之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