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63章 崇平帝:南安等人还活着?(2/5)


而此刻,整个神京城都听到了贾珩返京的消息,私下议论不停。

魏王府,夜雨凄迷,万籁俱寂。

而轩敞、明亮的书房之中,一灯如豆,晕出的一圈圈橘黄灯光,在寂静雨夜中传至格外遥远。

魏王陈然坐在厅堂之中,凝眸看向一旁的邓纬,轻声问道:“邓先生,卫国公回京了,先生以为,卫国公会如何收拾残局?”

邓纬不答反问道:“王爷以为卫国公会如何收拾残局?”

魏王沉吟片刻,朗声道:“事已至此,只能止戈罢兵,西北已经前前后后折损了十多万兵马,我大汉已暂时经不起折腾了,而且朝中大臣也不会再行出兵,如今京营目前在京也不过十五六万兵马,仍然派兵征讨,再是大败一场,就是动摇社稷,前隋三征高句丽而亡国,我大汉不能重蹈覆辙。”

其实这也是京中一应大臣的普遍看法,就是陈汉朝廷已经无力再战。

邓纬端起手中的茶盅,拿着盖碗轻轻拨了拨茶沫,并没有说话。

魏王又说道:“现在江南新政也颇受影响,父皇为此郁郁寡欢,不能再这般穷兵黩武下去了。”

他先前去见父皇之后,就能看出父皇面色灰败,精神萎靡。

任是青壮之龄吐了一口血,也会伤及元气,何况是长期为国事操劳的父皇。

邓纬放下茶盅,说道:“可如今西北青海和硕特蒙古做大,与东虏相约为患,如果我朝休养生息,越明年,两方遥相呼应,朝廷将更为难制。”

魏王眉头紧皱,道:“先生之言,小王方才倒没有考虑到,那先生的意思是,朝廷还要出兵?”

邓纬道:“如今征西大军一朝丧尽,国威大损,朝廷如果还想推行新政,出兵西北仍是不二之选,而且必须打赢,否则真如殿下所言,动摇社稷根基。”

魏王面色迟疑,说道:“这…这也太过冒险了。”

“卫国公已经返回京城,以其用兵之能,应该是探囊取物。”邓纬轻声说道。

“先生之言未免……”魏王皱了皱眉,目中闪烁着明亮之芒,说道:“京中有人说,南安此次大败,系因红夷大炮未曾从军远征,卫国公如果带上红夷大炮,或许能够平定西北?”

邓纬沉吟说道:“王爷,这次征西大军是被断了粮道而陷入死地,与是否懈怠红夷大炮倒无多少关联,而卫国公只身还京,红夷大炮想要从南方重新调集,时间上也多有不及。”

而且,还有个问题,如果调回了红夷大炮,岂不是坐实了京中所谓红夷大炮导致南安征西大军大败亏输的谣言,以卫国公之机谋,应该不会如此才是。

魏王道:“先生之言,卫国公不会用那大炮前往征讨西北,这要如何打赢?”

邓纬道:“以卫国公之能,纵然不用红夷火铳利器,应该也能想到办法,先前北方迎战东虏,除却平安州一役,也未曾闻官军依仗炮铳利器而取胜之事。”

魏王点了点头,若有所思道:“是。”

这是朝野有目共睹的事,当初平安州大捷之前,就已取得过一场大胜。

邓纬道:“如果卫国公出兵,朝堂众臣势必反对,那时,殿下可以下场支持卫国公。”

魏王:“???”

心头疑惑之下,目光惊疑地看向邓纬。

邓纬道:“卫国公如果主张出兵,圣上多半信而纳之,但朝臣不然,因连败两场,朝臣早已心存惶惧,议和之念大起”

魏王渐渐明白过来,点了点头说道:“先生。”

“此为获圣心之法。”邓纬说道:“圣上现在刚刚因西北兵事龙体不豫,势必对将来之事思虑,而殿下为皇后嫡长一脉,而圣上为有为之君,对于后嗣之君,当是选贤举能,殿下如今也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