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二章 矿上的难题(3/5)

。」陆光达闻言。

下意识拽紧了文稿的边角。

不过老郭的话还没说完,只听他又说道:

「两个月前,这个箱子被送到了马来半岛,由我的好友祖凌兄负责交接。」「结果交接过程中走漏了风声,好在祖凌兄事先带了另一个类似的假箱子。」「他便将真箱子交给了我们的同志,自己带着假箱子离开现场,想要虚以为蛇。」

「结果没想到马来的英国巡捕在追捕过程中连辩解的机会都不给,事后听说祖凌兄身上足足有二十一处弹孔......」

啪-老郭这番话刚说完。

陆光达便用力的一拳锤在了桌上,胸口剧烈的起伏着。

李觉和彭梦熊亦是面沉如水。作为华夏最早的几批留学生。

老郭他们中的不少.....或者可以说大部分人虽然是通过「庚款」这些渠道出的国。但他们心中所向的却并非那个青天白日,而是鲜红的五角心。

新华夏成立后。

有相当多庚款都明确表态,愿意回国做贡献。1950年。

朱光亚先生牵头与51名留美同学联名撰写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掀起了留学生归国的热潮。

新华夏也配合着组织过很多批次的留学生接引工作,二十多年来回国的留学生超过了上千人。但同样。

考虑到国内非应用物理端研究较为滞后。

因此有部分原本愿意立刻回国的留学生在和国家高层交流后,最终选择留在了海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些留学生有的在十几或者几十年后陆续回到了国内,为国发光发热。有的则因为思想的转变没有履约,而是留在了海对面,甚至选择了移民。

还有一些则是类似祖凌、长友先生一般,通过自己的渠道向国内输送着宝贵的资料,为了华夏的科研事业献出了生命。

在整个核研究事业中。

血染异域的华夏科研人员光已经公开的就有三十多位,没解密的数量恐怕同样不会少到哪里去。同时更加遗憾的是。

由于这些科研人员有相当部分都是庚款留学生,死亡时并未入华夏国籍。因此兔子们连申诉都无能为力。

当时有资格为他们***的只有海峡对面的那座岛,奈何.....过了片刻。

陆光达忽然抬起头,看向了老郭,问道:「老郭,你有牺牲的那些同志的名单吗?」老郭点点头:

「有,不过是我自己汇总的简易版,只有名字和牺牲日期,没有照片也没有档案履历。」陆光达朝他一伸手:

「给我看看。」

老郭没怎么犹豫,将手伸进衣服内袋,从放着药片的口袋里取出了一张对折起来的纸。

接着将这张纸摊平,递给了陆光达。

陆光达用双手将纸张接过,郑重的看了几眼。

随后坐回位置上,从身上取出了一份纸笔,认真的抄写了起来。马祖凌.....

何长友.....闵学思.....几分钟后。

陆光达将这份名单抄写完毕,把原件递回给了老郭。

接着他小心翼翼的将抄写好的名单对折收好,同样放到了胸前的内袋中。整个过程中陆光达都很平静,但在这股平静之下,却有一团火焰在燃烧。......

过了片刻。

或许是感觉会议室的氛围有些沉闷。老郭便轻咳一声,换了个话题:

「对了光达,你这次去马兰基地的收获

怎么样?」陆光达的食指在桌上敲击了几下,摇了摇头:

「不太理想,链引发的问题倒是顺利解决了,但是链传递过程的核素密度却一直不达标。」

「所以我们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