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二章 爱因斯坦已退出群聊(9.8k跪求月票啊!!!!)(3/7)

纪初,终于有个人站了出来:

他就是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

他的思路与前人截然不同,继承了毛熊的优良传统,大胆思索了这个问题的相反提法:

有没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根本就不存在第五公设的证明?

于是呢。

他便沿着这条思路进行研究,着手寻求第五公设不可证的解答。

他首先做的,便是对第五公设加以否定。

也就是假设“过平面上直线外一点,至少可引两条直线与已知直线不相交“。

然后用这个否定命题和其他公理公设组成新的公理系统,并由此展开逻辑推演。

最终在在推演过程中,他得到了一连串古怪的数据。

但令人惊讶的是。

经过巴罗切夫斯基的仔细审查,却没有发现它们之间含有任何逻辑矛盾。

于是罗巴切夫斯基大胆断言:

这个“在结果中并不存在任何矛盾“的新公理系统,可以构成一种新的几何。

它的逻辑完整性和严密性可以和欧几里得几何相媲美,而这个无矛盾的新几何的存在,就是对第五公设可证性的反驳。

也就是对第五公设不可证性的逻辑证明。

由于尚未找到新几何现实世界的原型和类比物,罗巴切夫斯基慎重地把这个新几何称之为“想象几何“。

罗巴切夫斯基在1826年选择公开了这个理论,然后

他就被舆论喷成了某个霓虹人的心脏,到处都是窟窿眼儿,堪称体无完肤。

因为这个理论实在是太挑战当时的认知了,好比后世的香蕉说自己会爆更一周一样离谱。

直到罗巴切夫斯基去世12年也就是1866年的时候,非欧几何才被成功翻案。

罗巴切夫斯基的经历乍一看有些像是小麦,但实际上他比小麦要惨的多:

小麦后来好歹还担任过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第一任主任呢,罗巴切夫斯基却遭遇了整整三十年的多方压制。

他虽然进入了德国科学院,但津贴只在去世后的次月以慰问金的名义收到过一次,令人唏嘘。

而比起罗巴切夫斯基,还有一个发现非欧几何的大佬就要鸡贼的多了。

他就是高斯。

高斯要比罗巴切夫斯基早上许多年就发现了非欧几何,相关理论体系也比罗巴切夫斯基构筑的完善的多。

但高斯却很清楚这个新体系会引发的冲击,于是他谨慎的思想再次占据了高点,没有选择公开自己的理论。

直到高斯死后,这些内容才被人从手稿中发现。

顺带一提。

和这些手稿一起被发现的,还有十几种代数证明的方法

这些手稿的原本现存于哥廷根西南郊10公里的德兰斯费尔德高斯博物馆,哥廷根大学的官网则能找到扫描件下载。

不过导致徐云心情复杂的不是高斯把手稿送给了小麦,而是这些手稿会引发的后续影响。

先前提及过。

这个时间线的小牛独立完成了微积分的建立,莱布尼茨失去了一项载入史册的荣誉。

成名后的小牛作为卢卡斯教授在剑桥大学工作了数十年,因此剑桥大学在微积分方面的底蕴,自然也是全欧洲最深的。

同时呢。

小麦作为能够推导出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究极变态,数学系未来的扛把子之一,在微分拓扑流形方面的成就自然也不低。

而后世学过大物和高数的朋友应该都知道。

微分流形加上非欧几何,这特么的就是黎曼几何理论啊

别着急,这还没完呢。

要知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