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二章 郑桑,故乡的樱花已经开了(2/4)

除此之外,松平定信还坚定的施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可惜的是,松平定信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松平定信的改革没能重振倭国的农村经济,也没能阻挡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甚至还招致商人、上层武士和广大农民的不满,以致于松平定信不得不在圣皇八年的时候辞去了明面上的幕府职务,彻底转入了幕后。

可以说,松平定信完全是凭着一己之力,愣是把倭国向前发展的时间线拖后了十几年!

所以,曾诚等人也实在是不能理解,朱劲松为什么不选择扶植起松平定信从而更好的祸祸倭国,反而选择要干掉松平定信?

对于曾诚等人的疑问,朱劲松却是呵的笑了一声,说道:“你们都只看到了松平定信祸害倭国的一方面,可是你们就没有看到松平定信奖励武士习文练武、取缔私娼和艺妓、禁止某种文学和男、女混浴的政策?”

倘若说禁止某种文学还能看做是松平定信与赌、毒不共戴天的决心,取缔私娼和艺妓、禁止男/女混浴也看做是松平定信学去了三分人样儿,有了几分羞耻心,那么奖励武士习文练武就是松平定信的取死之道!

鼓励倭国武士们习文练武干什么?

说松平定信鼓励倭国武士们习文练武是为了让他们为大明效力,这种屁话有没有人会信?

反正朱劲松是不信的。

说一千道一万,松平定信终究还是个倭奴,而且还是倭奴当中比较有眼光的精英份子,这家伙终究还是心向倭国的!

再者说了,光格天王兼仁没什么城府,幕府将军德川家齐虽然有点儿脑子但是又跟兼仁不合,偏偏这两个家伙又控制着整个倭国他们两个对倭国所造成的伤害,绝对远超区区一个松平定信。

所以,干掉松平定信以保住兼仁和德川家齐,自然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

朱劲松的决定,很快就由郑江辅带回了倭国。

“大明皇帝陛下恩准了倭国的请求,准许倭国女子随同丈夫一起前往天竺。”

郑江辅宣读完了朱劲松的旨意之后,便皱着眉头对德川家齐说道:“但是,陛下对于倭国这种玩弄心机的行为很是不满,朝堂上的一众大佬们也叫嚷着要换一个老实听话的倭国天王和幕府将军。”

“万幸的是,将军此前对大明还算恭谨,这次在天竺招募劳工的事情上也算有些功劳,陛下宅心仁厚,决定不再追究将军和光格天王的责任,而是用责付西席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说到这里,郑江辅又故做姿态的叹了一声,说道:“将军,以后若是有什么想法,大可以先跟我说一说,或者直接向大明的皇帝陛下上奏疏也可以,千万不要再玩弄这些小计谋了。”

尽管在郑江辅一开始宣读大明皇帝旨意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自己不会死,德川家齐却依旧冷汗直冒这次是走了狗屎运,下次呢?

仔细斟酌一番后,德川家齐便向着郑江辅拱了拱手,说道:“家齐之所以会有这些小心思,也完全是想着让那些武士们在天竺更加尽心的为大明招募劳工,绝无二心!”

郑江辅笑着点了点头,心中却是一边鄙夷德川家齐这种不要脸的说法,一边暗自庆幸自个儿有个好的老祖宗

倘若自个儿的老祖宗不是国姓爷的同胞兄弟并且一直支持着国姓爷反清,只怕自己如今也不会有大明的官职和爵位;如果自个儿没有大明的官职和爵位,贵为幕府将军的德川家齐又怎么会在自己的前面如此的低声下气?

正当郑江辅暗自吐槽之时,德川家齐又接着一脸谄笑的说道:“这次倘若不是有郑桑的帮衬,只怕家齐难免要在鬼门关前走一遭,如此大恩大德,家齐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报答郑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