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九章 头发真是越来越少了(2/3)

把田地交给棒子官府。

至于倭国那就更不用说了,在得知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亲自带兵收回了沈阳,棒子已经开始着手内附的消息之后,德川家齐和松平定信直接就给萨摩藩下了最后通谍——要么搬家,要么就从萨摩变成秋田。

对于草原和倭国的变化,朱劲松表示很高兴,但是对于那些棒子,朱劲松却实在是开心不起来。

表面上来看,棒子那边的态度似乎十分恭谨,李祘被流放到小岛上,世家大族齐齐交出了土地,李?也准备好了鱼鳞黄册外加蟒袍玉玺,一切只等大明爸爸派人过去接收就行了。

问题是,这一切都只是表象而已。

李祘倒向大清,李?内附大明,这是表象,李祘赢了,李?会被流放,李?赢了,就流放李祘,这是结果,而最根本的原因则在于李?跟李祘是亲兄弟。

统治了棒子近四百年的李家,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单纯。

只是朱劲松也不是很在意两兄弟的表演,就像是正常人根本不会在乎一只蚂蚁的表演一样。

对于朱劲松而言,现在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反倒又回到了大明本身。

比如说京城。

大明肯定是要还都京师的,问题是这座被建虏统治了一百五十多年的城池,在这一百五十多年里并没有丝毫的进步,反倒是有一大堆像布局、卫生、城墙、皇城、皇宫之类的问题需要解决。

再比如说辽东。

大明收回了辽东,也仅仅只是收回了而已,后面必然要迁移百姓过来耕种,要不然不是白收回了?

还有草原,乌思藏宣慰司,等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问题堆在一起,简直能让人头疼的想死。

无奈之下,刚刚浪了一圈的朱劲松朱皇帝也只能再一次回到了济南府,然后召集了一众大佬们开会。

最先跳出来的就是朱三顺:“来年招兵,必须得扩大招兵的规模,整个草原外加整个辽东,起码也得扩充六到八个军的规模,要是再加上棒子和倭国那边,十个军也未必够用。”

紧接着跳出来的是工部尚书宋玉成:“对于京师的改造,将在明年三月份开工,预计两年之后能彻底完工,需要的青壮大概在十万人左右。除此之外,还有钱聋老狗,他的寝陵也是个问题。”

接着又是礼部尚书孟繁志:“问题是钱聋老狗已经被俘,大清已经亡了,陛下应该到京城去昭告天地,祭拜长陵等先皇陵寝,顺便还得派人去凤阳和金陵拜祭。”

“而且宋部堂说的对,钱聋老狗的寝陵也必须要考虑,该以什么样的规格下葬。”

户部尚书兼大明国库扛把子刘怀文顿时就急了:“昭告天地,祭拜祖陵、孝陵、长陵等先皇陵寝,这事儿是因为的,你们工部要青壮修整京城也是应该的,可是钱聋老狗的寝陵是怎么回事儿?”

“我告诉你们啊,你们要是想给他修什么寝陵,麻烦你们两个自己拿出钱来修,别找国库要钱,如今国库空虚,那老鼠都饿死多少了!”

说到这里,刘怀文又瞪了朱三顺一眼:“还十个军,你看我像不像十个军的军费?”

朱三顺自觉惹不起刘怀文,而孟繁志却怒视着刘怀文,喝道:“我也不想管钱聋老狗那点破事儿!问题是当初大清入关时,好歹依礼葬了孝烈皇帝于思陵,若是咱大明直接挖个坑把钱聋老狗给埋了,这事儿是不是有点儿……”

刘怀文也怒了:“那你要是这么说,那我还可以说就是因为他大清在关外折腾个没完,才使得孝烈皇帝自缢煤山,咱大明给他钱聋老狗挖个坑,立个碑,也就算是仁至义尽!”

朱劲松忍不住曲指敲了敲桌子,皱眉道:“先别吵!钱聋老狗还活着呢,寝陵的事儿,且等他死了再说,眼下还是朝鲜内附、草原归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