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四章 这也太吓唬倭了!(2/4)

问题是大倭国明明能关起门来自为海东天子之国,你丫非得明国称藩?就算你松平定信再怎么崇信朱子理学,那也不能拿着大倭国的国际地位开玩笑吧!

心里越想越不爽,德川家齐干脆黑着脸说道:“那么,依老中之见,我这个征夷大将军是不是应该亲自到明国去,是不是还应该以三跪九叩的大礼去拜见明国皇帝?”

松平定信的脸色同样也阴沉下来。

见过没脑子的,还真就没见过这么没有脑子的。

松平定信黑着脸道:“大将军如果不愿意外藩称臣也没什么,大不了等明国皇帝什么时候想起了倭国,大军前来征剿,看倭国是不是比安南、缅甸更强。”

被松平定信这么一说,在场的一人众幕府大佬们就不说话了。

此时的倭国虽然一直遵循着德川家康时代留下的闭关锁国政策,但是在幕府直属管辖的长崎一带,依旧有港口能够对外通商,而通商的对象则是以大清和棒子的海商,以及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船为主。

所以,德川幕府对于中原堂口的事情倒也不是一无所知。

比如说,德川幕府很清楚的知道大清药丸,也很清楚的知道大明立国以及棒子想要认爹没能认成功,甚至还知道安南被揍、缅甸和暹罗内附的消息。

而让德川幕府蛋疼的是,朱劲松版的大明虽然在中原堂口的地位上取代了大清,但是跟倭国的贸易方面,反而还比不上大清时期,这就直接导致了幕府的收入急剧减少。

收入剧减的后果就是原本已经初见成效的宽政改革又变得麻烦起来,德川幕府身上的压力也陡然增加了许多。

要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德川家齐也不至于想要干掉棒子——只要棒子没同办法使用大召唤术“爸爸救我”,倭国就有足够的把握干掉棒子,从而把倭国国内的压力全部都转嫁到棒子头上。

问题是这还没干掉朝鲜呢,松平定信就非得说什么大明,说大明也就算了,这个老棺材瓢子还非得拿着安南跟缅甸、暹罗举例子。

这也太吓唬倭了!

沉默了半晌后,德川家齐才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海东之国,未必要拜海西之国。”

松平定信却毫不犹豫的反唇相讥:“若此大明与百五十年前的大明一般,又或者跟那大清一般,那倒也没什么,不拜也就不拜。”

“然则交趾可曾招惹大明?朝鲜可曾招惹大明?两国求称外藩而不可得,如今交趾已然亡国灭种,朝鲜死期不远,大将军何其鼠目寸光!”

嘲讽完了德川家齐,松平定信干脆又嘲讽起了倭国:“弹丸之地,安敢与中原堂口争辉?自称海东之国,不过是徒惹人哂!”

德川家齐顿时黑着脸道:“松平桑,你也是倭国人!”

松平定信呵的冷笑一声道:“我当然是倭国人,如果我不是倭国人,又怎么会考虑倭国的死活!”

德川家齐被噎的不知该如何回怼,脸上的神色也是一阵青一阵白。

松平定信又接着说道:“大将军可知,如今倭国民间颇有一股歪风邪气在流传?诸多不知死的,成日里喊些口号,说什么倭国是全体倭国人的倭国,不是天皇的倭国,更不是幕府的倭国。”

德川家齐脸色更加难看,嗯了一声道:“略有耳闻。”

松平定信道:“这便是了,这种不敬天皇、不尊幕府的口号,最初便是由明国那边流传出来的,说什么天下乃是大明百姓的天下,非是大清钱聋的天下。”

“虽说自打明国皇帝登基之后就没人再喊,可是这种口号却流传到了倭国,如今已然成害,不知道有多少乡间的愚夫蠢妇被其蛊惑。”

“若是大将军依旧视而不见,难道就不怕有人效仿明国皇帝?”

德川家齐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