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29 看见就来气(2/3)

错,而且还不是一点点,每样都有好几筐子,而福建市舶司让徐骥带回来的东西就有点奇怪了,竟然是一个啤酒桶和一个足有一米多长的木盒子!

啤酒和宝剑?

不会吧!

福建市舶司那帮人不会连描述东西的话都看不懂吧?

他可没说要喝啤酒,也没说要大宝剑!

他有些哭笑不得的走上前去,打开木盒子一看,里面竟然是一把伞和一个信封。

这什么意思?

他都有点傻眼了。

哪怕他料事如神,也想不到,盒子里面装的会是一把伞啊!

正在这时,一股奇怪的气味突然传进他的鼻子里,呛得他眉头不由一皱。

不过,他的眉头瞬间又舒展开了,而且还高兴得翘了起来。

这绝对是橡胶的气味!

他忍不住拿起那把伞仔细一看,果然,伞面上裹着一层薄薄的橡胶皮。

这些人竟然拿橡胶来做伞面上的防水层!

说实话,这效果绝对是杠杠的,橡胶和伞面的厚布黏结在一起之后,水肯定是渗不进来的,而且,这种伞柔韧性相当好,比这年头流行的油纸伞耐用的多。

问题,拿这么珍贵的橡胶来做伞面的防水层,这不严重浪费吗?

他拆开信封,抽出信纸一看,立马就明白了。

原来,这伞并不是大明产的,而是吕宋产的。

市舶司的官员说,吕宋的西洋蛮夷就是用这个来糊伞的!

吕宋的西洋蛮夷就是西班牙殖民者,这点泰昌很清楚。

不过,看完信之后,他却是整个人都愣住了。

原来,这会儿南洋根本就没有什么橡胶树,而这种糊伞用的东西是西洋蛮夷从什么亚美利哥运过来的。

而且,这种东西吕宋并不多,他们花了一百两银子才买来一桶,如果要得多,那得跟人家订购。

亚美利哥应该就是美洲了,一百两银子一桶倒不算很贵,至少,对于蒸汽机的价值来说,这么一大桶一百两银子的确不贵。

问题就是,他们得订购。

很明显,西班牙人那里也没多少存货,如果要的多了,他们还得从美洲运过来。

那得等多久啊!

泰昌想了想,还是让太子朱由校先把啤酒桶撬开看了一下。

这啤酒桶里装的的确是橡胶,而且还是已经凝固了的橡胶,这么一大桶,量倒是不少,做小小的密封圈估计能做几千上万个。

问题,就算几千上万个也不够啊!

这蒸汽机一旦研发出来,那就不是几千上万台的问题了,更何况,一台蒸汽机最少要用好几个密封圈呢。

还好,这会儿西班牙人根本不知道橡胶的用途,应该不会卡着不卖给他们,以这些家伙唯利是图的脾性,只要有利可图,订购多少,他们都会给你整过来。

一百两一桶,一百桶就是一万两,有个一千桶,前期的试制和生产应该就不缺橡胶了。

唉,又要用钱。

再缺钱,也得咬牙上啊!

只要能把蒸汽机研制出来,火枪和火炮的生产速度必将成倍提升,火车和轮船也将很快面世,到时候,就有结束这乱世的希望了。

想到这里,泰昌果断道:“传王承恩。”

很快,王承恩便满脸激动的疾步而来。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泰昌便指着地上的啤酒桶郑重道:“承恩,你派个可靠的人,带着五万两银子,去福建市舶司,让市舶司的官员领着他去吕宋,跟那里的西洋蛮夷订购一千桶这样的东西,另外,人家那里有多少,先买回来,跟那些蛮夷说,剩下的钱货到付款就行了。”

王承恩闻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