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章 理念(3/4)

延长,如果能够成就‘天尊’,寿元将再无限制。

那么,既然‘道法自然’,人的寿命突破极限是不是就违背了正常的自然规律?

这不是个例,是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包括一切可以修行的生灵,包括人、妖、精、怪等,具有普适性的意义。

此观点一经抛出,就在当时引发了轩然大波。

难道修行者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存在吗?

有一些高阶修行者因为此困惑,对自身产生了怀疑,甚至自我毁灭或者入魔。

也有一些修行者对此观点进行辩驳。

他们认为‘道法自然’中的‘自然’并非单纯指自然规律,而是一种更高层面的概念,也可称作‘自然而然’。

‘道法自然’是指一切事物的运转规律是天道在一种‘自然而然’的状况下运转变化的。

就在两种观点吵的不可开交时,当时的‘道德宗’突然发力,一举将那提出质疑的宗门覆灭,并有无数持相同观点的修行者被诛杀。

经此一事,‘道法自然’这一理念再次成为主流。

可有些事物并不会因为被消除而消失,疑惑一旦产生,自然就有人对此进行研究。

‘道德宗’最终分裂为‘天道、明德’二宗,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彼此两派理念不合的缘故。

‘天道宗’认为这个世界当遵循天道的自然运转规律,虽然是人族宗门,却奉天道为尊,对一切非自然生成的事物都极为排斥。

‘先天一气南宗’自建立以来,基本上所有的举措都在违背自然规律,除了忌惮南宗的快速发展,这一点也是‘天道宗’一直针对南宗的原因。

‘明德宗’的观点不同,他们认为既然自身为人,自当以人为本,‘德’比‘道’更加重要。

就因为二者理念不同,才最终导致‘道德宗’的分裂。

在诸天万界之中,‘道德’一词除了自身所蕴含的意义,也指‘道德经’,而此经便出自老子之手。

老子又名太上老君,传说中,老子一气化三清,从自身之中化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由于‘太清道德天尊’为其本体,在道教之中,‘太清道德天尊’被尊称为道祖。

‘道德经’包罗万象,虽谈及‘道法自然’,核心却是‘无为’二字。

这‘无为’并非指的是没有作为,而是不争、顺应、包容。

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指的是将自身融入大道规则,随大道运转之意。

若是将‘无为’二字充分开解,也能得出类似于看山是山、非山、乃山的意境。

无论是‘天道宗’,还是‘明德宗’,虽看似自身理念偏离‘道德’真意,但实际上这些理念依然被‘道德’包容。

而‘逆天而行’这一理念的核心则是‘人定胜天’四字。

这一理念的诞生缘于张克受到梦境影响的缘故。

在梦境中那个波澜壮阔的世界中,人类这个种族,从诞生之初就一直与自然进行对抗。

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神农尝百草、精卫填海、愚公移山...

这些传奇故事不管主角是否为人类,其核心意思不离‘人定胜天’之意。

通过一代一代无数人的努力,人类不断改善着自己的生存环境,直至成为世界的主宰。

在张克的心中,‘道法自然’也好,‘人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