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二章激战鱼塘湾(下)(2/3)

了近三千人。其中被新四军俘虏或者向新四军投诚的,就达两千余人。当然,这份总结被列入了最高机密,师团长筱原诚一郎为此遭到了大本营的严厉斥责,如果不是因为有人替他话,不定筱原诚一郎已被送上了军事法庭。随后,在十六团周围的帝队,自然对柳天舒的十六团又恨又怕。反扫荡终于取得了胜利,根据地那些在野外躲藏数十天的乡亲们纷纷返回家园,开始重建家园的生活。柳天舒、郭四中和刘副团长在召集根据地军政干部召开了反扫荡总结大会后,按照分工,郭四中开始忙着恢复根据地各级党政机构,刘副团长则忙着动员青壮加入队伍,柳天舒忙着组建独立二营的事。春节在忙碌中到来,过了一个简单而热烈的春节后,新四军第五支队第十六团独立二营正式组建,独立二营由一个连的老战士,一个连的民兵,一个连的投诚人员组建。不但独立二营进行了重新的编组,就是四个主力营和独立一营,也进行了混编,当然,这得力于郭四中政委等政工干部扎实的思想动员工作。部队重新编制后,立即按照团部拟定的训练大纲,进行紧张训练。至于各部队的驻地,也重新进行了调整一营仍然驻扎在张八岭,二营留在板桥集,三营在三谷坝,四营在茅湾镇,独立一营留在苏家堂,独立二营放在马家集。炮兵营侦察连和团直属机构,仍然留在王家店。部队调整了活动区域后,柳天舒让各营负责各自面对方向之敌,可以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扩大新四军的影响。同时,各村各镇的民兵组织也进行了及时的补充,整个根据地又充满了无穷的活力。柳天舒看到各营按照自己设想在各自的区域不断练兵后,他开始思考如何打击敌人,获得部队所需的武器弹药上。上次反扫荡的消耗,已掏空了部队的老底子,后勤部长江爱河就找他几次诉苦。至于根据地内的那个兵工厂,只能进行修修补补,甚至连子弹的复装都不能完成。支队领导得知十六团反扫荡终于取得了胜利,特意发来表扬的电文,不过,支队在路东的发展也遇到了诸多困难。原来随着汪伪政权的建立,日军加大了对新四军根据地的扫荡,同时原本与新四军关系不错的国民政府军队,也开始挑起事端,而重庆方面也开始对新四军颇多微词。只是这些高层的争论,柳天舒并不知道,他只接到支队发来的电文,要求他们严防友军搞动作。不过在柳天舒根据地的周围,并没有国民政府的大部队,而随着郭镇龙师撤到了合肥后,周围的股部队,更是不敢轻易去招惹柳天舒。周围的敌人不来招惹,甚至鬼子还将根据地周围的一些边远的据主动放弃,让柳天舒想找鬼子练练的机会也没有,一时之间,整个根据地显得无比安宁。时间过得挺快转眼就到了四零年的五月,这天柳天舒刚检查完部队回到团部,就叫孙参谋拿着一份电文急急过来。“团长,鬼子往安庆增兵了。”看见柳天舒,孙参谋低声道。“什么?往安庆增兵?”柳天舒心里不由一动,安庆是日军166师团的驻地,虽然166师团因为与新四军第四支队作战,又要应付第五战区的部队,确实有些吃力,但应该还没到非增兵不可的地步。他接过电文一看,发现日军向安庆增援了一个支队的兵力,而且日军这个江枝支队,早在两天前就乘船赶到了安庆。“鬼子这是要搞什么名堂?”柳天舒不由沉思起来。江枝支队总兵力有一万多人,相当于一个旅团的兵力,而且江枝支队在历次战斗中的表现都还不错,这个时候突然增派到了安庆,难道仅仅是为了加强安庆日军力量?不过,江枝支队的目的虽然不明确,但鬼子往安庆方向增加了兵力,这后勤保障就会更加繁重,根据柳天舒知道的情报,鬼子的后勤补给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东北,除了走海运外,大部分是利用铁路运输。虽然日军占领了武汉,但平汉线并不畅通,所以日军的陆地运输,更主要的是靠津浦路。而安庆作为日军重要的后勤补给基地,自然屯集了大量的物资,同时也需要不断补充物资。长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