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6章 民生之道(2/2)



“每三天出一期,那上面叫…招聘广告,我也不认字,我听人家给我念的是这个,会换新的,多瞧着点,这找活儿可比无头苍蝇到处乱逛好使多了。”

卯子工点头赞同,惊喜的翻看着《秋月报》,这上边儿的东西可太有意思了,啥都有,也不贵,虽然有很多字不认识,但找人给念念就知道了,论实用能通过它找活儿,论消遣这上面还不少小故事咧。

《秋月报》一经推出,短短几天之内,风靡京城。

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市井小民,嘉皇案头每期都有,万岁爷本来觉得这事儿会不会闹太大了,后来看了几期也确实挑不出毛病,都是便民利民的东西,那一个“招聘广告”就给了京城多少底层老百姓方便,其他一些民间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故事诗词,看一乐呵,都是太学生写的,也没有什么反动之言,最后也就许了下来,嘉皇也没功夫管这个,他现在忙着贪官消消乐呢。

秋月报社里,如今也渐渐热闹起来,里边是书案,方便太学生们写稿,外边儿是收集新闻和商谈广告的窗口,如今《秋月报》发行量大那么多人看,在上面宣传一下自己的酒楼铺子那曝光量可不小,这也是秋月报社一个盈利大项,专门留了广告位,开始一期收银多少,后来竞拍的价格逐渐离谱,大酒楼们争抢,这是后话。

另外就是真金白银的收新闻,多是妇女儿童来说一些听闻见闻,不会写字可以口述,报社里有人给写,当然了,报社也说了,要是会写下来交纸稿,咱双倍价钱收,有些妇女儿童一听,回去闲着也是闲着,开始学着认字儿写字儿,以前不学那是不考功名认字儿又没用,但现在这是个门道儿能赚钱呀。

京城之内,竟然掀起了一小股读书认字儿的风潮,尤其在原来没有很强生产能力的妇女儿童中,反正是在家待着,还能通过这赚点钱呢,家里男人也不反对,毕竟有钱赚,还乐得如此夫妻俩一起分担养家的担子,晚上回家能听认得几个字儿了的媳妇给自己念念报。

润物细无声,京城的一潭死水,开始缓缓流动,没有轰轰烈烈的倾泻,《秋月报》只是在满足最朴素的民生需求。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