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82章 屠龙者,长天科技!(2/4)

想着,既然海鸥被长天科技收购了,那么自己可以踌躇满志,向数码相机领域发起冲锋。

但是长天科技把数码相机放在了最后的位置,第一任务还是研发光刻机的光学镜头。

这个决策,李国军本人还是能够理解的。

而且他相信,光刻机的高精度镜头都能够研发出来,数码相机的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市场推广,也不过是时间而已。

张京和沿江半导体的其他高层,又紧接着和夏国者多家产业链公司达成合作。

或者是直接出资控股,或者是用技术控股,构建了服务与光刻机生产的10多家产业链公司。

张京的团队每和一家公司达成协议,长天科技的团队就立刻进驻,进行技术指导。

和张京达成协议的公司,都如同久旱逢甘露,不仅自己能够活下去,而且还看到了更光明的未来。

65nm级别的相关技术是目前的上限,但是往下走,无论是110nm还是130nm,在机械设备和数控领域都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这些都是相关产业链企业的未来。

当然长天科技不是万能的神。

不可能让光刻机所有零部件设计和制造都自己生产。

有一些设备和原材料还是需要进口的。

但是通过陈潇的这一番操作之后,事关光刻机的核心设备和零部件技术,已经完全掌握在了长天科技的手中。

其他的非核心设备或者是零部件则是从海外进口。

但是这些设备和零部件的技术含量不是很高。

如果某一天长天科技和海外的这一些供应商发生矛盾,导致这一些供应商停止向长天科技供货。

那么长天科技则可以立刻启动相关零部件的生产计划。

非核心的零部件,生产起来就要容易的多了。

长天科技利用沿江半导体公司的名义在全国范围内收购和控股公司,并没有在行业内引起多大的关注。

毕竟长天科技合作或者是控股的公司,大部分都是一些经营困难或者是即将倒闭的公司。

即便这一则消息被某一些行业人士或者是媒体关注,大家都认为长天科技这是在增加自己的负资产。

8月底。

在长天科技和下属的沿江半导体公司的共同努力之下。

65纳米光科技的相关零部件和原材料全部被送到了沿江半导体公司。

每一个零部件设计之精准,零部件之间的契合之完美,远超张京的想象。

张京和蒋舟再也没有想到,陈潇居然会化整为零,将偌大的光刻机分成一个一个的小零件,分担给全国的各大工厂,进行分头生产。

而就算这10多家产业链公司,相互之间从来没有见过面,也不知道对方的技术标准是什么,但是生产出来的零部件,第一次相遇就能够完美的契合。

这证明了陈潇的设计能力之强大,技术人员的品控之强大。

张京还是感慨,还好夏国有长天科技这样的务实型科技公司。

要是经济依靠夏芯国际站打独斗,可以说是在芯片的设计和生产基础上要追上英特尔。

就是要赶上英特尔5年以前的技术水平,难度都非常的大。

接下来的两个月,沿江半导体公司的技术人员,按照长天科技给出的设计和安装图纸,对65纳米光刻机进行了完美的安装。

在安装竣工的那一天。

沿江半导体公司也进行了较为低调的庆祝仪式。

这个大家伙重达65吨,里面的零部件高达数万个。

蒋舟来到了这个大家伙的面前,总算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