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81章 不骗你,干翻索尼不是梦(3/4)



消费者是用脚投票的。

不可能因为所谓的情怀就为你的产品买单。

在所有的子弹打完之后,海鸥的运行情况极度恶化。

其实此时的海鸥也陷入了“联翔化”的困境。

没有核心技术,只有组装生产能力。

你拿什么和国际优秀的头部企业竞争?

联翔之所以没有死掉,是因为市场很大,有国家相关的扶持,再加上联翔本身就代替了代工厂的一些作用,对西方的科技巨头还有用。

所以联翔没有死掉。

但是数码相机市场不一样。

市场的体量本来就很小。

佳能和索尼也不需要类似于联翔一样的代工厂。

所以海鸥就得死掉。

因为负债太高。

目前沪市的管理者给海鸥出的方桉就是,海鸥出售在市中心的工厂。

用卖工厂和土地的钱偿还一部分的债务。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沪市的城市规模在极度地扩张。

海鸥的这些工厂都是五六十年代建设的。

那个时候这些地方都是属于沪市的郊区。

谁都能想到50年之后这里变成了沪市的市区。

如果李国军在沪市给出的方桉上签字,同意了这一种方桉,的确可以偿还海鸥大部分的欠款。

李国军甚至可以把土地和工厂卖了,再把大部分的职工给开除了,这样海鸥还能够存活下去。

但是这一些工厂,是海鸥老一辈人的心血。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

有些时候真的不能够仅仅地考虑利润和金钱。

李国军是为了解决眼前的困难,而把老一辈的心血给卖掉。

他这一辈子都会生活在屈辱之中。

也会被还有工厂的工人戳着嵴梁骨辱骂。

万分的纠结和哀愁,笼罩在李国军的心里。

站在李国军身边的秘书,根本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她十分理解老板的困难。

但是事实就是事实。

方桉不同意,所有人都得死。

就是这个时候,负责接待的刘秘书敲门走了进来。

“李总外面有人找。”

李国军以为还是催债的,有一些烦恼的说道:“不是跟你们说了吗,告诉他们我不在。”

“市上正在和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嘛!”

刘秘书迟疑了一会儿说道:“李总,好像是沿江半导体的人,是沿江半导体的总经理张京。”

照相机行业和半导体行业,虽然没有多大的交集。

但是因为两家企业都在沪市,而过去的几年,李国军也在全世界的去寻找廉价的数码相机芯片。

所以夏芯国际的,现在沿江半导体的张京他还是认识的。

张京居然来到了自己的公司。

这是什么情况?

李国军思索半天,疑惑之下,说道:“会议室准备。”

在会议室里。

李国军见到了张京一行。

因为在这之前,长天科技的情报团队已经把海鸥公司的底子都摸清楚了。

包括海鸥公司的盈利能力,以及手中的技术水平。

陈潇通过手中的这些情报能够判定,还有公司是有一定的技术基础的。

只有按照长天科技相关技术人员的指导改进技术,优化光学设备生产线,那么在5个月之内,一定能够搞定65纳米光刻机所需要的光学镜头。

这就是陈潇的技术底气。

张京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虽然没有在夏国大陆地区生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